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同时,要抓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重庆民政系统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政业务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潼南区民政局
一是养老机构严格封闭管理到位。全区26家养老机构从1月25日至今,严格实行暂停来访探视、咨询接待、接收新人、集中活动、外出返院等“五个暂停”,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再允许外出,各镇街落实专人采购生活必须物资送到敬老院门口。目前,全区采购送运物资5次。
二是养老机构严格监测防护到位。坚持每日早晚体温测量,做到住养老人和工作人员全覆盖,检测记录37502人次。实行定期摸排制度,动态掌握密切接触可疑人员。落实外出隔离制度,完善老人因病外出就医的防护措施,支持就近就医就诊,外出住院治疗返回后,须隔离观察14天后方可正常活动。加大防护物资支持保障,发放口罩1700余只、消毒水40桶20瓶、酒精40瓶、免洗外科手消毒凝胶20瓶,督促指导养老机构每日消毒,确须外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同时,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发放疫情防控指南等宣传资料500余份,制作宣传标语100多幅。
三是养老机构严格开展暗访督查。坚持日报告制度,各镇街指定专人,每日通过QQ群向区民政局报告辖区养老机构疫情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同时,建立4个督导组实行划片包干,不间断、滚动式开展暗访督导,实时掌握防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镇街主要领导,疫情以来督促整改问题40个。目前全区26家养老机构防控措施井然有序,865位老人生活良好、身体健康,继续保持“零感染”。
长寿区民政局
一是聚焦养老机构,筑牢疫情“防火墙”。按照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全区27家养老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39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暂停营业。通过暗访、实地巡查、电话(视频)督导、日报告等多种方式,督促各机构规范开展疫情防控。通过购买社工服务开展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心理疏导,促进老人身心健康。截至目前,全区开展养老机构巡查督导800余次。
二是关注困难群体,织密民生“保障网”。推行“互联网+救助”服务,精简审批流程,实现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在线审批,实现困难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申请、审批“不见面”。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在线审批新纳入社会救助对象505人,通过救助热线在线服务400余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30个,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80万元,有力保障3万名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
三是发动群防群控,扎实社区“后防线”。积极调动各村(社区)干部、小组长、楼栋长持续做好滚动排查、精准排查。出台基层防控人员工作补贴办法,落实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待遇,保障村(社区)干部防护物资供给。组织2000余名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参加基层联防联控,全区各村(社区)累计排查走访73.5万次,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正确开展自防自控。
四是引导社会参与,传递爱心“接力棒”。倡导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广大市民和爱心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汇聚人民群众爱心,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全区各类社会组织行动迅速、凝智聚力、筹资捐款、助推复工,为打赢疫情攻坚战献策献力。规范慈善组织捐赠接受活动,监督管好用好捐赠款物,确保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
北碚区民政局
一是养老机构物资保障到位。及时购买及协调发放口罩2000只、消毒液200斤等防护物资2批次。协同区卫健委,按照短距离、可容纳、便利快捷原则,确定对口定点防控医院33家,医生上门诊疗服务400余人次。落实专人代购药品、生活用品等,保障老人日常物资需求。设置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临时集中隔离观察点,保障刚需老人返院需求。
二是关心关爱在院老人到位。联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咨询中心设置疫情心理支援热线023-68366770,链接重庆心理学学会设置疫情心理支援热线18580317116,提供疫情心理疏解专业全公益支持。指导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合理增加护理人员陪伴老人频次及时间,针对在院老人开展亲人视频连线、微信互动等,打造亲情交流平台,安抚老人情绪,定期电话探访院外老人,了解身心状况并建立相关台账,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增设电视广播节目,丰富老人疫情期间休闲生活。同时密切关注工作人员心理状态,采取学习、加薪等举措维护服务积极性。
三是养老机构安全监测到位。联合市场监管局、消防支队分别就全区养老机构饮食卫生安全和消防安全进行全覆盖检查,及时发现管理短板和弱项,及时督促机构整改完善落实,要求全区养老机构全部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全面建立机构内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保障养老服务机构安全运行。
渝北区民政局
一是把好救助管理机构入站关口。对入站的受助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与核酸检测,对检测异常者及时送医疗机构救治。对活动轨迹和接触环境不明的人员安排一人一间实行14天医学观察隔离,并对其生活给予照料。截至目前,安置入站受助人员达34人。
二是加强受助人员的防护与隔离。叮嘱受助人员,勤洗手、多通风,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安排医护人员定时对工作人员、受助人员进行身体检测。对不定时巡查中发现存在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的受助人员,立即送医救治。安置点实行早晚两次消毒,不定时对重点区域消毒。
三是做好受助人员心理疏导工作。用“心理防疫”配合“卫生防疫”,为受助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对存在焦虑恐慌情绪的隔离受助人员安排专人对其密切留意、耐心疏导、积极宣教,帮助他们消除不安心理,确保情绪稳定。
忠县民政局
一是抓养老机构防控氛围。通过文件、告示、微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疫情的严峻形势,全方位不间断推送防控要求、防控知识,宣传受众37200人次,24小时在线传达各级指令、解答防控疑问,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凝聚防控合力。
二是抓养老机构防护措施。从严从实、外封内控,落实“五暂停”,实行封闭管理,落实内防措施,加强日常清洁卫生,每日进行2次体温监测。将养老机构防护物资纳入全县统筹解决,分4批解决口罩8000余只、消毒酒精4000瓶、84消毒液1170瓶,并为全县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困儿童、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口罩10万余只。截至目前,全县养老机构3533名在院老人和员工保持 “零感染”,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是抓养老机构巡查督导。实行三级督查,县领导带队抽查,县民政局班子成员分4组分片巡查,乡镇(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全面检查,全县93家养老机构督查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