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坚持“未成年人优先、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围绕基础网络、宣传培训、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探索实施“三个融合”,助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完善基础网络建设
促进能力融合
建立健全县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关爱保护网络,成立县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未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31个县级部门纳入未保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县落实儿童专职督导员39名、儿童主任278名,建立“亲情聊天室”293个、“儿童之家”146个,设置“护校岗”183个,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1个,“莎姐”未成年人关爱中心1个,志愿结对知心哥哥(姐姐)500余名,实现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及设施全覆盖。
强化法律宣传培训
促进家校融合
每年举办1次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赋能培训班,重点围绕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政策法规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联合县关工委、县教委、县司法局、县妇联、县法院、县检察院等6家单位共同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与老师、家长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惑,让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家长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促进资源融合
积极培育发展社工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鼓励社会组织捐赠资金、物资,实施慈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推动“五社联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1+N” (1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承接服务项目,N种社会力量融合)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未保工作提质增效。具体服务事项包括负责辖区未成年人保护日常工作,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生活保障、家庭监护、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基本信息及需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优化社会参与,整合乡镇(街道)、村(社区)、社工站、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常态化开展助弱帮困、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法律援助、行为矫正、作业辅导等各类服务,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