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改革进行时丨大足:探索“足够爱你”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日期:2025-01-06
字 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大足区坚持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突出改革求变,启动实施“足够爱你”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足够爱你”项目),探索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三个一”工作机制,全力破解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合力不强、力量不足、能力不够等问题,让广大困境和留守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01 改革动因

近年来,大足区困境和留守儿童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家庭、社会问题呈多发态势,仅2022年,全区就发生了25起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警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爱力量不足。多个部门有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职责,但实际却缺乏有效牵头与资源整合。二是服务举措不足。基层人员没有识别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风险的标准,缺乏风险预判能力,不能精准提供服务。三是关爱深度不足。关爱形式仍以入户走访、结对帮扶等为主,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不能及时消除困境儿童已存在的心理健康风险。

02 改革举措

建立一套体系,凝聚关爱服务力量。多方联动,整合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维度儿童保护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关爱局面。组建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联动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统筹民政系统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教育系统心理辅导室,妇联儿童之家等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各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阵地保障。汇聚“基层力量+专业人才+N”一线服务力量,开展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创新“项目打捆+统一预算+统筹支出”财政资金管理模式,积极链接慈善资源,实现儿童福利资金“聚得起”“用得好”“管得严”。

集成一个中心,提升关爱服务质效。以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为核心枢纽,链接大足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平台,数智赋能、一体集成,“三跨”构建“三智”格局,有效提升儿童工作效能。通过治理中心联合民政、教育、公安、妇联等部门构建“智汇”共享格局。设立“足够爱你”预防轻生联动坐席,实现任务指令从市级中心到镇街中心一贯下达,构建“智护”监测格局。依托“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治理力量,建立“信息—人—事—物”数据匹配快处机制,构建“智连”快处格局。

构建一个闭环,展现关爱服务温度。以“足够爱你”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为抓手,构建“前端防+中端治+末端护”完整闭环,开展精心化精细化精准化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前端,依托《大足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房树人”绘图等开展“线上+线下”全面摸排筛查。中端,根据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实行“绿黄橙红”四色分类管理、分类服务。后端,用好用活儿童福利、社会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常态化开展社区活动、结对帮扶、日常探访、节日慰问等。

03 改革成效

联动力更强。改革后,进一步简化了心理健康服务流程,明确了部门职责,把各自为政、各部门重叠交叉的服务项目合而为一,创新“部门、镇街筛查+专业评估+专家辅导+跟踪问效”服务模式,减轻部门、镇街经济负担,避免因财力不足搁置服务或重复服务造成资源浪费。改革以来,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强化沟通,加强信息共享,解决了10余起跨部门复杂问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安全感更足。“足够爱你”项目实施以来,开通24小时儿童求助热线,接待单位转介、主动求助案例129人,提供咨询服务300余人次,开展个案服务185例,协助公安开展危机干预行动55次,成功为44名未成年人解除轻生危机。同时,为549名困境和留守儿童配备智能胸牌、腕表,实现智能预警、自动监测、全天候守护。2024年,大足区未发生一起困境和留守儿童轻生事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持续上升。

满意度更高。改革以来,深入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27场,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居民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居民掌握常见心理危机的辨别方法和应对技巧。同时,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各类团辅活动88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困境和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等,有效遏制了因个人心理问题造成家庭乃至社会问题的发生。2024年6月,大足区“足够爱你”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被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优秀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