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武隆:共享模式点亮老年餐桌,烟火气中破译银发“幸福密码”
日期:2025-07-08
字 号:

“只要参加我们村里组织的活动,就可以获得积分。累计一定的积分就可兑换共享食堂里的免费餐券。不仅如此,村里的老年人去共享食堂吃饭,还可以享受打折优惠。”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相关负责人说道。


01 保障重点人群用餐需求

“沧沟村3197名村民中,空巢老人竟多达610人,老人们买菜、做饭费时费力,大家图方便,都吃得很简单。”沧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近年来,沧沟村为解决老人们的吃饭问题,在武隆区民政局的指导下,村“两委”依托全区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工作,利用沧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闲置资产,通过竞标的方式引入市场主体经营,采取市场主体优惠一点、村集体补贴一点、村民自己支付一点的思路运营,探索出了一条公益性与经营性兼顾的新模式、新路子,即“共享食堂+村民积分制兑换+X”多维发展模式。

据介绍,“共享食堂”是根本,主要解决留守老人、残疾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就餐问题;“村民积分制兑换”是关键,通过在共享食堂建立村民积分制兑换点,村民可以凭相应积分到店消费;“X”是赋能,涵义为休闲、娱乐、住宿等多种衍生特色服务。

针对辖区“困、老、独”等特殊人群,共享食堂推出惠民价格。年满60周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可享受60周岁8折、70周岁7折、80周岁6折、90岁以上及失能老人免费的优惠待遇,所有二级残疾人8折、一级残疾人7折。

重点人群之外的居民就餐价格,由运营方参照周边餐饮市场价格,以低于市场价的10%自行定价吸引社会消费,以社会经营效益反哺村民群众,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微利可持续”。

02 落实村民积分兑换机制

“走路几分钟就能到共享食堂,加上可以用积分兑换饭菜,方便又实惠,比在家煮饭还划算。”沧沟村河坝组村民黄大妈说道,“我今年60了,平时在沧沟乡场镇干点零活,干完活回家有时错过吃饭时间,吃饭也吃得将就。”

沧沟村根据《村民乡村治理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围绕平安建设、学习宣传、环境卫生等六个方面,形成《共享食堂积分兑换规则》,建立正面清单27条、负面清单24条,用来量化村民行为,正面行为加分,负面行为则扣分,每月晾晒得分情况,村民可以用一分等价一元的标准在共享食堂消费或兑换商品。

“上个月村里进行美丽庭院评比,我家获得了10分的积分,今天赶场路过共享食堂,便想着进来用积分兑换一顿免费午饭。”吃着用积分兑来的饭菜,谭大爷觉得特别香。

03 “四个结合”拓展民生服务功能

目前,该共享食堂除提供助餐服务外,还融入了文化娱乐、就业培训、康养理疗等服务,早已超越了‘食堂’的概念。据了解,沧沟村建立起了一套“共享食堂+党建生活”“共享食堂+刚需人群”“共享食堂+文化娱乐”“共享食堂+就业培训”“共享食堂+集体经济”“共享食堂+康养理疗”等运作机制,通过“四个结合”不断拓展民生服务功能。

与民生服务相结合。在为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送餐、生活日用品采购、关爱探访等养老服务基础上,整合乡卫生院、共享书屋、共享影院、共享超市、共享体育运动中心各类资源,打造了一站式民生服务供应平台,为村民提供餐饮服务、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等服务,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不定期组织党员医务人员到共享健康中心开展义诊活动,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党员教育工作者经常到共享书屋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帮助健康成长。共享电影院经常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片,丰富党员活动形式,经常组织年轻党员志愿者,加强对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开展入户走访、家庭情况及社情民意调查,了解其物质和精神文化等需求,开展临时照料、帮扶帮办等工作。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结合沧沟西瓜、板角山羊、手工苕粉等特色产业,共享食堂主推特色酸辣粉、碗碗羊肉、沧沟娃娃鱼等特色美食,共享电商直播中心加大农特产品的线上线下宣传力度,同时,将共享中心作为沧沟户外运动服务配套中心,开展健康、食宿、饮水等基础服务,推动户外运动蓬勃发展。

与人才培训相结合。通过引入知名餐饮营运主体,采取“共享食堂+学员培训”的服务模式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向食堂延伸,加大闲散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