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38年等待,455公里归途!丰都县救助站助力流浪人员重回故土
日期:2025-07-31
字 号:

今年7月23日,这平常的一天对于丰都县社坛镇文汇村的陶家来说,是等待了38年的团圆日。这一天,流浪在外的陶某才(化名),在渝湘两地救助站的携手帮助下,终于踏上了故土。

故事要从2012年8月说起。湖南省涟源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时,发现了一名流浪拾荒者。经诊断,他患有精神障碍,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乡。首轮寻亲无果后,当地为他取名“涟春天”,并安置落户,却始终没有放弃为他寻找亲人。

时间来到2025年6月24日,一通协查电话打破了丰都县救助管理站的平静。涟源市救助站告知,通过最新DNA祖籍分析技术,发现“涟春天”的血样信息与丰都县社坛镇文汇村、干坛村、德盛村高度相似。

丰都县救助管理站立刻行动,联合社坛镇民政办对三个村的失踪人口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比对,首轮调查并无收获。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调查小组联合文汇村村委会,挨家挨户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位年长村民回忆起,村里陶家的陶某才在1987年左右外出务工后便杳无音信。

调查组拿着“涟春天”的照片和视频,向熟悉陶某才的村民反复确认,最终确定,“涟春天”就是38年前出走的陶某才。他的父母已离世,家中还有兄弟姐妹,大姐已七十岁,胞兄于2018年离世。通过村委协助,调查组联系上了陶某才的侄女侄儿,并与涟源市沟通送返事宜。

归乡那天,侄女早早地就等在县救助站的大厅。看到陶某才的那一刻,她激动地呼喊:“你认得我不,幺舅……”陶某才木讷地点头摇头。侄女红着眼眶说:“我妈不敢来,怕失望。他离家时我才7岁,记忆模糊,可一见他就知道是幺舅,真的感谢你们,感谢政府。”

目前,因陶某才病情尚未稳定,已被安置在丰都县精神病院。救助站正协助社坛镇政府恢复其户籍,落实各类民政救助政策,保障他往后的生活。

这455公里的归途,跨越38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守望,更是民政人用责任与温情铺就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