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涪善・同涪”暖人心!从“兜底保障”到“精神赋能”的民生升级路
日期:2025-08-15
字 号:

在涪陵区民政服务联合体活动室里,60岁的刘阿姨正专注地绣着一幅山水画。半年前老伴离世后,她曾整日以泪洗面,如今跟着非遗工坊学刺绣,终于找回生活底气:“在这里,我找到了新价值!”这样的温暖,正是涪陵区民政局“涪善・同涪”品牌的生动注脚。

2024年以来,涪陵区民政局以“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精准服务” 为核心理念,打造集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于一体的民政服务联合体,推出“微光计划”、艺术疗愈、非遗传承等多元服务,推动民政服务从“保基本”向“提品质、赋精神、融文化”全面跃升。



从“解难题”到“暖人心”,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张婆婆,您要的燃气灶给您送来了,这就给您装上。”涪陵区民政服务联合体的志愿者们扛着燃气灶纸箱走进困难老人张婆婆的家。张婆婆居住在涪陵区一栋安置房内,那台已使用十二年的老旧燃气灶表面覆满凝固油渍,燃烧器严重堵塞,每次点火都面临安全隐患,“更换燃气灶”也成了张婆婆的小小心愿。

涪陵区民政服务联合体的志愿者征集心愿后,第一时间为张婆婆送来了崭新的燃气灶。这是涪陵区实施“微光计划”的一个缩影。“微光计划”聚焦特困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微心愿圆梦行动,目前已累计实现微心愿50余个,为众多困难群众传递了社会温暖。

涪陵区民政服务大厅里,变化同样看得见。两台政策智能终端机前,李女士几分钟就查完了低保政策:“以前要排队问,现在自己操作,省事多了!”大厅还设了便民生活区,户外工作者的“暖心驿站”成了环卫工人王师傅的“第二个家”:“累了能歇脚,渴了有热水,冬暖夏凉真贴心!” 如今,这里日均服务群众超500人次。

在创新公益模式方面,联合体运营慈善超市,引入5家爱心企业,超市将营业收入的2%捐赠给区慈善会,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同时,推出“一角甜品”公益行动,每份甜品捐赠0.1元用于困境儿童关爱基金,目前已累计捐赠2000余元。

从“物质帮” 到“精神富”,文化让民生更有温度

“听听歌、画画画,心结居然解开了!”曾因独居孤僻的王婆婆,现在是“涪善艺术空间”的常客。联合体引入的艺术疗愈课程上,专业老师带她用音乐、绘画疏解情绪,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残障青年小吴更因艺术疗愈找回自信——他的画作被展出,收到陌生人点赞时,第一次主动说起自己的梦想。

非遗传承让民生服务添了文化厚度。联合体整合泥塑、剪纸、竹编等50余项非遗活动,通过展览、手作坊开放体验。“亲子剪纸课”上,张女士母女跟着传承人剪“福”字,展开作品时,女儿兴奋地说:“我要教同学这门手艺!” 传统文化的魅力,就这样在指尖传递。

从“政府干”到“大家办”,共治格局聚起暖力量

“以前社区服务是‘政府干、群众看’,现在是‘大家想、一起干’。” 谈及联合体带来的变化,社区主任刘大姐深有感触。在“涪善艺术空间”这个“慈善客厅”里,全科托管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四点半难题”,童书借阅让优质童书普惠社区每一个孩子与家庭,心理疗愈课为压力大的居民提供了喘息空间。

高二学生小熊曾因学业压力失眠厌学,心理咨询师帮他梳理压力源、学情绪调节技巧,制定小目标。几次疗愈后,他不仅找回学习节奏,还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此外,联合体还靠微信、抖音等打造公益新媒体矩阵,推出4大公益栏目,宣传80余次,惠及10万余人。

“既要解群众之难,更要暖群众之心。”涪陵区民政局负责人说。未来,“涪善・同涪” 将继续丰富服务内涵,让这份民生温度,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