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丰都县瞄准“结婚登记”这一家庭组建关键节点,强化婚前家庭教育前置辅导,通过“特殊考试、特别仪式、专属服务”,为美好婚姻“加油”、为科学育儿“加分”、为家庭幸福“加瓦”,从源头筑牢幸福家庭根基。
改革动因
综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对县域内近三年1000余对新婚家庭状况的调研,发现新婚夫妇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基础不稳。因对婚姻家庭认知不足、婚后生活准备不充分,部分新人难以承担成家养家、养子教子的责任,导致新婚家庭稳定性差。近年来,年轻夫妻“闪婚闪离”数量明显增多,相关离婚申请占比偏高,进而引发单亲家庭增多、隔代抚养矛盾突出等连锁问题。
资源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年轻夫妻的家庭教育观念快速转变,呈现需求多元化、专业化等趋势。但当前针对新婚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力度薄弱、资源匮乏、服务供给不足。调研显示,80.02%的新婚家长存在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方法不当。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幼时溺爱、长大严管”“家法严惩” 等教育方式不同程度存在,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子女性格行为偏差等问题。以往民政、妇联等部门的婚姻家庭辅导多针对矛盾家庭开展“事后补救”,大部分新人缺乏婚前辅导,尤其是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改革举措
一个题库惠“家人”。由县教委、县民政局、县家庭教育研究院牵头,组建以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指导师、资深律师为核心的智库团队。围绕《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调研发现的实际问题,按家庭道德、家风家教、家庭教育、婚恋心理、婚姻法律5大版块,精心设计500道题目建立试题库,为领证新人打造家庭教育“快餐式学习平台”。题型以选择(单选、多选)、判断为主,每次从题库中随机生成10道题的百分制“考卷”。
一次测试育“家长”。推广结婚登记“考试持证”模式,在婚姻登记中心现场设立考点,建立婚前家教“集训半小时”机制:新人分别抽题答题、相互评卷赋分,流程包含考前预习10分钟、现场答题10分钟、评卷交流10分钟。通过将婚后家庭生活、亲子教育等场景融入婚前学习交流,引导新人学会相互尊重、智慧沟通,在测试互评中加深对家庭教育知识的记忆,兼具趣味性与体验感。
一项制度护“家庭”。完善新婚登记“四书一谈”制度,即现场发放共担家庭责任告知书、现场签订共创家庭新风承诺书、现场诵读共建家庭幸福誓言书、现场共同撰写至未来孩子的亲子共勉家书,并由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或家庭教育专家开展一次现场谈话,强化新人家庭责任意识。
一套课程强“家教”。在婚姻登记中心现场,向结婚夫妻赠送丰都县教委原创开发的《家教有方》《健康青春》《网事不凡》《孝德润心》和“情美家长”家庭教育互助会共育课程,指导新人免费使用丰都县教委组织研发的家庭教育AI小助手、“丰美家教”网络平台等家庭教育资源,引导其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貌,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婚姻家庭、亲子矛盾。
一场仪式润“家风”。将颁证仪式纳入结婚登记核心流程,邀请钻石婚、金婚家庭代表,以及“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优秀家长担任特邀颁证员,为新人颁发结婚证并分享家庭故事,传承丰都孝善文化,倡导“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和谐家风。定期举办“唯善呈和、丰美一生”主题集体公益婚礼,向新人集中赠送包含家风家训书画作品、家庭教育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及资料的 “爱心大礼包”,展现 “小小婚礼、大美婚俗” 新风尚。
改革成效
婚姻家庭更稳固。新人通过婚前学习、测试、交流及婚后场景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明确婚姻责任与义务,和谐婚姻家庭关系得到巩固。2023年以来,全县累计参与婚前测试的新婚夫妻3612对,婚姻登记3个月内、1年内申请离婚的比例同比下降18.9%、22.5%,“闪婚闪离”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家教场景更丰富。创新将婚姻及家庭教育辅导服务端口前移,破解了传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滞后的难题,“特定时刻、特殊考试、特别印记”家庭教育新场景得到社会一致好评,积极助力“‘丰’雨同行·相伴一生”的婚俗文化品牌建设。
共育效果更明显。通过参加“四个一”系列活动,新婚夫妻的婚育观念、婚姻状态、家教方法、家庭关系等普遍得到有效改善,尤其缓解了家庭焦虑、教育焦虑。不少新婚夫妇在孝顺父母、关心孩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县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建设与志愿服务,有力促进校家社协同共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