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重庆社会救助工作稳中有进
日期:2022-04-29
字 号: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社会救助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救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力保障101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守住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社会救助工作稳中有进,“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党建引领 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强化“党建+社会救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将社会救助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领导班子和市级有关部门实绩考核内容。区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与社会救助业务深度融合,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困难群众联络机制,强化基层救助阵地建设,全市“党建+社会救助”综合格局全面深化。

强化“救在身边”长效机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救在身边”专项行动,推动民政干部常态化进家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20万人次,支出慰问金1.1亿元,通过“一事一议”方式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急难愁盼”个案问题200余件,让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救助帮扶就在身边。

强化救助领域作风整治。以加强党性修养为目的,实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持续纠治基层民政干部慢作为、不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坚决守护好困难群众的“生存钱”“救命钱”。全市发现问题线索85条,其中查证属实20条,均已全部完成整改;起底重复信访事项196件,均全部处置到位。

坚持动态调整 社会救助更为精准

巩固重点。启动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修订工作,落实《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进一步统筹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城乡一体化运行。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31家银行存款、理财等金融信息实时在线核查,川渝实现跨区域核对信息共享。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强化社会救助类服务模块,电话畅通率保持100%。

拓展外延。适度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制定《重庆市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试行)》,逐一细化规范低保边缘家庭概念、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对1.98万名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家庭予以认定,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265名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加大救助力度。

突出兜底。持续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工作机制,构建四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实施困难群众网格化管理,形成主动发现、快速反应救助合力;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连续稳定,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社会救助兜底保障23.57万人,支出救助资金12.86亿元,坚决防止了规模性返贫。

坚持统筹整合 社会救助更加有力

加固低保特困救助供养。财政加大投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优先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增长2.6%—3.8%,2021年市级较去年增加预算4.5亿元,同比增长18.32%;政策稳妥扩面,严格落实“单人保”“渐退制度”“刚性支出扣减”等政策,保障低保对象82.51万人、特困供养人员17.96万人,对16.85万名低收入人口实施单人保,为4400名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口实行渐退。

跟进急难临时救助。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落实“分级审批”“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措施,采取“小金额先行救助”方式,实现突发基本生活困难先行救助,特别紧急当场救助,全年实施临时救助12.47万人次,支出资金3.82亿元;对受疫情灾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552人次,支出资金227.75万元。

推进专项社会救助。各专项救助部门认真落实专项救助政策,全年落实教育类资助资金79.01亿元,惠及学生687.57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参保154.3万人,资助金额4.19亿元;为符合条件的2.5万户城镇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提供公租房保障和租赁补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97户;累计帮扶12.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向14.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3.2亿元;加大冬春救助力度,妥善解决了70.05万名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

撬动社会救助力量。培育市级社会救助专项基金,增强化解急难困难应变能力,2021年,救助基金会筹集资金391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757人次。实施“民政惠民济困保”综合保险,资助100余万名困难对象参加保险,有效缓解困难群众应对突发型困难负担。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全市全年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支出1.15亿元,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服务人员2401人。

坚持创新驱动 社会救助更高效率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全面升级。救助窗口全市乡镇全覆盖,38个区县进一步向村(社区)延伸,实现从申请到办结“一站式”救助服务。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先行救助等探索进一步深化,试点区县实现低保审核确认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救助流程提速增效。“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救助平台进一步聚合救助职能部门政策,及时转介困难群众求助信息,接收救助申请4.56万件次,其中分办转办专项救助1.73万件次,实现困难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日趋完善。围绕“线下找”,对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7.75万名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逐人逐户全覆盖摸排。围绕“线上管”,加快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全年完成全市现有110余万名低收入人口的信息采集、数据提取等工作。围绕“合力救”,对符合条件的3.31万名易返贫致贫人口予以兜底保障,并配合专项救助部门转介救助,为困难群众多层次综合救助帮扶提供有力支撑。

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实现突破。全市各区县在探索“党建+社会救助”、完善“物质+服务”救助、低保分档与补差救助、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困难家庭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社会救助容缺受理、社会救助智能化等方面均亮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