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双勤劳的手,每天对老人悉心照顾;“她”有一颗柔软的心,每天对老人关怀呵护;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有“她”在,老年患者就会多一丝安心,多一分归属。
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老年精神一科、老年精神二科,目前收治255名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团队的白衣天使们默默守护着患者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爱陪护每一缕“夕阳”。
用专业和敬业照顾好每一个“老小孩”
老年一科作为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记忆障碍防治中心,专门收治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患者,相对普通老年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完全不能表述自己感受,护理难度很大。
“因为疾病,他们又变成了小孩子,更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来照顾。”罗琼是老年精神一科护士长,她带领护理团队改革护理管理方法,在科室内实行责任护士、护工同组排班,组成一体化护理小组,使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专业、全面、全流程的护理服务。
2021年春节期间,一名70多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捂着肚子蜷缩在床上呻吟,正在查房的护士长罗琼发现后立即报告值班医生。经检查,该患者是因为便秘6天导致腹痛。医生医嘱立即灌肠,但由于患者大便堆积太久非常干燥,肛管难以插入,患者痛得大汗淋漓。罗琼见此情况,立即戴上手套,用手指一点一点地将积存的粪便掏出,患者便秘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今年8月,老年一科收治了一名77岁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前一周患者刚做完行股骨头骨折手术。面对这个高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高危跌倒的患者,罗琼带领护士与护工进行一体化护理服务,共同制定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睡眠护理、安全护理等基础护理方案,耐心协助患者进行分阶段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卧位—坐位—站立位—拄拐行走康复功能锻炼。目前,患者已经恢复到可以拄单拐行走的状态。
老年一科住院病房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模式,不留陪伴,家属探视也有时间限制。罗琼带领护理团队在科室内推出了微信视频探视服务,设立2个工作微信号,通过微信联络的病人家属人数占总住院病人数的98.3%。老年一科还组织住院病员集体生日会、512母亲节茶话会、春节联欢会等活动,与老年患者们温馨互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用爱点亮老年患者精神世界里的光
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老年二科主要收治的是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患者,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病史长、病情变化快、大多数患者有幻觉、妄想,生活不能自理,又因是全封闭病房,家属对服务要求格外高。如何提高科室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成了护士长刘娟一直在钻研的课题。
2022年10月,一位住院患者突然倒地,呼之不应、瞳孔散大,刘娟立即上前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积极配合医生成功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连接,为病人争取到黄金救治时间。在病人没有脱离生命危险时,刘娟一直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生怕出一丁点意外,连续高强度工作10余小时。同事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她却说:“病人什么时候脱险我什么时候走。”这一守,就是一整夜。
老年二科还专门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多种文娱活动方案,如卧床病人肢体康复锻炼、痴呆患者记忆训练、部分自知力患者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减少患者卧床率,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同时,设置家庭日,鼓励家属来院陪伴患者,让患者体验病房如家的感觉,尽最大可能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服务患者除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还需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为了解决PICC(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给患者换药过程中带来的困难问题,护士长刘娟钻研设计了PICC导管专用服并成功申请了专利。医院也因此开设了PICC换药护理门诊,为附近有需要的居民解决换药难题。
“晚年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同样需要过得体面、需求被回应、价值得到体现、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爱。”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老年一科、老年二科,80余个医护人员和护工,都像罗琼、刘娟一样,在日复一日重复的繁复琐碎的护理工作中,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位老年患者的健康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