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新重庆·老地名丨巫山
日期:2024-03-07
字 号:

巫山

在重庆,巫山既是一个区县的名称,又是一座位于此地的山脉的名字。作为区县,它是重庆最东的城市,是一座山水环绕、风光优美、古迹众多的旅游胜地;作为一座山脉,它位于幽深秀丽的巫峡西口,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的北岸,以“巫山十二峰”闻名于世。

“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时代神话《山海经》中记述的“巫咸山”,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曾有过“巫山”的记载。其中,长江三峡地区的“巫山”,在唐宋之前是指古奉节的“巴东(郡)之山”,唐宋及以后是指古奉节的“夔州之山”。

今天的巫山山脉主要指四川以东,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的若干总体北向、东向的山脉。这里是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也被称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而位于重庆巫山的“巫山十二峰”,则是巫山山脉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名胜。

长江“因势利导”斜切北向、东向山岭,“垂直”横穿巫山山脉,流向东部第三阶梯及东部平原。巫山的强烈抬升和长江的强烈侵蚀,造就了万里长江上峡谷最秀丽、风景最集中的江段——巫峡。

巫峡是长江三峡中风景最为秀丽的峡谷。长江切割巫山山体,造就江水两岸各隆起六座险峰,人们称其为“巫山十二峰”。

长江北岸的六峰分别是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望霞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六峰均可在峡谷中远眺而见。长江南岸六峰的净坛峰、起云峰、上升峰隐于岸边山后,只有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三峰在峡中江面可见。巫山十二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两句古诗词道出了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

除了山峰形态的秀丽多姿,变幻莫测的巫山云雨也是巫山最为神秘的胜景之一。巫峡地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时而形成茫茫白雾,缠绕峡谷山体之间;时而化作滚滚乌云,落下银珠细雨。云雨之间,巫山十二峰若隐若现,疑似仙境。

巫山还有“三台八景”。第一台为楚阳台(即古阳台),位于巫山城北的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面对浩浩长江。半山腰有高唐观,古庙已废。据史书记载,楚国宋玉所作之《高唐赋》,指的就是巫山古阳台的高唐观。

第二台为授书台,位于巫山十二峰的飞凤山麓,与神女峰隔江相对。这里有一个石坛,地势平旷。传说瑶姬带领众姐妹游东海回到巫山,见大禹正帮助三峡黎民百姓治水,瑶姬便向大禹授治水天书于此平台,因此得名。

第三台为斩龙台,位于巫山县西部长江南岸的错开峡。黛溪水在此由南注入长江,形成两岸山势犬牙交错的幽深峡谷。峡谷东面的岩石上立着一根顶细底粗、高六十多米的圆形石柱,人称“锁龙柱”,隔峡相对的西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石岩,由下往上看去形如石鼓,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曾经锁龙之处。

巫山与长江的冲撞造就了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而巫山与大宁河的相遇也造就了长江三峡中的精品旅游项目“巫山小三峡”。

长江第一大支流大宁河在巫山汇入长江,大宁河下游受巫山隆起作用形成高山峡谷,其中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因其风景秀美被人们称为“巫山小三峡”,全长50千米。

龙门峡是大宁河上第一峡。峡内河床落差复杂不等,水流时急时缓,宁静时一平如镜,湍急处白浪翻滚。两岸峭壁可见一个个方形小石孔,连成一线,蜿蜒而去,这是我国最长古栈道的起点。

巴雾峡是小三峡的第二峡,从东坪坝起至太平滩止,全长10千米。因峡中支流巴雾河而得名,又叫铁棺峡,也称观音峡。巴雾峡最吸引游人的是峡谷内多处可见悬棺遗迹。

滴翠峡是小三峡的第三峡,长20千米,是小三峡中最长、最秀丽的一个峡。赤壁摩天、罗家古寨、映月岩、登天峰、金丝猴、白马洞、鲤鱼洞、水帘洞瀑布、红碧翠莲、天泉飞雨等自然奇观层出不穷。

今天的巫山已经成为长江旅游线路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形成了包含长江三峡之巫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巫山红叶、巫山神女峰等景点在内的综合旅游目的地,是长江上游最值得停留游览的重要旅游站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