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江津区,是重庆辐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长江之滨,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靠贵州省习水县,西接四川省合江县和重庆市永川区,北接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面积3218平方千米,人口135.96万。
江津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长寿之乡、武术之乡、楹联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花椒之乡、中华诗词城。江津是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江渊和宋代首筑重庆“九开八闭”坚城以抗元兵的彭大雅的故乡;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寓居地,诞生了卞小吾、漆南薰、冉钧等仁人志士、革命先驱;孕育出了联圣钟云舫,“白屋诗人”吴芳吉。
江津区名胜古迹众多,有建于明代的江公享堂、建于清代的白沙聚奎书院,张爷庙石门大佛寺等。江津区境内有天下第一长联、天下第一奇联、西南第一庄、西蜀第一禅林、长江第一大佛。
地名由来
江津区,前身为江阳县,以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
南北朝后期,西魏废帝期间(552—554),西魏趁南梁侯景之乱出兵攻占巴蜀,以此地处长江之阳(北岸),设江阳县,县治在今江津顺江,此为江津建置之始。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江阳县地处长江之要津,改名为“江津”。此后江津虽然几经分合,在行政归属上多次变迁,但“江津”之名沿用1400多年不变。
地名趣谈
江津位于重庆的西南部,是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早在公元前古巴国都江州(重庆)时,就是巴国重要的贸易集市。现有两条高速公路、两条高铁过境,是川东南、黔北通往重庆的必经之地。
江津是古代重庆文化发源地之一,遗存众多文化瑰宝。其中,名人文化、爱情文化、长寿文化、古镇文化、诗联文化、抗战文化等尤具特色,彰显了“四面山水,人文江津”的独特魅力。
江津地灵人杰,这座城市与莲花似乎有不解之缘,位于江津区城区东门外的莲花石,因其宛若一朵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江津石门大佛寺内主供的就是一尊脚踏莲花的水月观音造像,观音造像慈眉善目,端庄娴静,头戴宝冠,雍容华贵中透露着自由自在,是中国最大的水月观音像。还有人说江津城区就像一朵盛开在江州的莲花。
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江津人的性格中就有莲的特点,戆直、雅致、包容。而佛教里的莲花还有慈悲和关怀的意思。基于这样的文化基因,才有苏轼的儿子苏迈移居江津、杜甫的十三世孙杜莘老迁居江津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晚年也寓居于此。
黑石山上的聚奎书院
江津人崇文是出了名的,重庆最早的五举书院就创立于江津,比涪陵的白岩书院还要早。到了清朝末年,江津成为了重庆府中书院最多、学风最盛的县。
明代时,黑石山上曾有宝峰寺和川主庙,香火颇盛。据传清同治年间宝峰寺住持因犯事被驱逐,寺庙渐渐没了香火,僧人们纷纷离去,这个寺庙也就空了,后有识之士在这里设立了义塾。再后来白沙盐商邓清涟与时任白沙团总的张元富在义塾的基础上募资修建书院,后又经江津知县国璋出面劝募,聚奎书院才于1880年正式建成。
“聚奎”是聚天下英才的意思,“奎”主文章,有人才之意。聚奎书院大门石刻对联:“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院内石柱联为佛学大师欧阳渐题:“是英雄铸造之地;为山川灵秀所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聚奎书院山水亭台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江南山水园林的即视感,校友吴芳吉在周游全国各地后赞扬聚奎校园说:“就同等学校言之,见闻所及,更无风景佳丽胜于此者。”
聚奎书院人才辈出,最出名的当属“聚奎三杰”,即著名诗人吴芳吉、考古学家兼书法家邓少琴、国画家张采芹,三人中最出名的就是吴芳吉。吴芳吉世称白屋诗人,其才华卓绝,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诗人。他写的《婉容词》被传诵一时。
抗战时期江津白沙作为陪都重庆的后方,成为陪都三大文化区之一,许多文化名人都和这里有过交集。抗战时期,陈独秀、于右任、文幼章等著名教授、学者、作家、文学家、教育家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在此登台讲学或演讲,被誉为“川东第一大礼堂”。1940年,陈独秀曾在书院正门内右侧小屋小住一二月,并在此作了他人生最后一次讲演,他说:“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抗战后,举行建院60周年纪念,台静农教授赞道:“聚奎能屹然一隅,延续至六十年之久者,诚我国近代教育史所罕见。”
聚奎书院现在为聚奎中学所在地。
四面山的爱情天梯
爱情天梯是刘国江老人为妻子手工凿成的6208级上下山阶梯,位于重庆江津四面山景区中山古镇常乐村。二位老人因爱情故事被评选入2006年首届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其爱情故事同年又被评选入“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20世纪50年代,20岁左右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而且还有4个孩子的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自己开垦田地耕种,另靠野菜养大7个孩子,点的是自己做的煤油灯,住的是简陋的泥房——刚到山上时没有泥房子,住的是山洞。
他们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执着,每天刘国江忙完了地里的活路,都会拿着铁榔头带着几个煮熟的洋芋出门,在悬崖峭壁上凿路,刘国江希望为妻子凿出一条方便上下山的路。整整50年,铁錾凿烂了20多把,刘国江一手一手凿出了6000多级的阶梯,每一级的台阶都不会长出青苔,因为只要下雨后他都要用碱清理。这6000多级的石阶被人们称为“爱情天梯”。而他,也从一个年轻小伙变成了一个白发老翁。
“我心疼他,可他总是说,路修好了,我出山就方便了。其实,我一辈子也没出过几次山。”摸摸老伴手上的老茧,她流着泪对山外来采访的人说。
后来刘国江因为脑血管破裂,陷入昏迷,六天后去世。去世之前,他还用颤抖的手指着墙角的铁锤。徐朝清突然明白他的心思,她将铁锤拿来,又找来一根铁錾,放在老伴身边,刘国江终于安静下来。
“以前一起在山上好安逸哦。怕庄稼被偷,他经常去撵野猪、赶猴子。有一回飞了只老鹰来,把唯一一只下蛋的母鸡叼走了。他怄得很,担心我没得鸡蛋吃了。”回想起当年的生活,徐朝清难掩喜悦的心情。
“爱情天梯”的尽头是刘国江的墓地。凄婉的哀乐中,徐朝清又哽咽着轻声唱起那首她以前和老伴最喜欢唱的山歌——《十七望郎》:
初一早起噻去望郎
我郎得病睡牙床
衣兜兜米去望郎
左手牵郎郎不应
右手牵郎郎不尝
我又问郎想哪样吃
郎答应:百般美味都不想
只想握手到天亮
……
石蟆镇川主庙会
石蟆镇境内下场口一大巨石状如蛤蟆,俗称“蛤蟆石”而得名。石蟆镇处江津之西南,渝、川、黔接合部,拥有重庆三环、成渝环线两条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38.8千米,是长江入渝第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重庆市橄榄之乡。石蟆自元末建场,至今已有700来年历史。
石蟆清源宫始建于公元1510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渝西南保存最完好的文物古迹之一,因供奉川主李冰父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闻名。所谓“川主”,又称川祖,灌口神。是流行于巴蜀地区以及其他巴蜀移民聚居地的重要民间信仰,起源于人们对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的信仰崇拜,是一种以巴蜀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民间信仰,求川主保佑巴蜀免于水旱灾害。
石蟆镇清源宫内曾供奉一座江中沉木雕刻的“大老爷菩萨”。这块木头是在四川合江县石柱寺旁的龙王潭发现的,后来这块沉木被切分为三段,雕刻成三个菩萨,按大小命名。“二老爷菩萨”被供奉在石蟆稿子坝,“三老爷菩萨”被供奉在江津塘河场。据说这三个川主菩萨都非常灵验,每次遇到旱灾,当地百姓就将菩萨老爷抬到合江县沉木发现地求雨。“大老爷菩萨”最为灵验,求雨的队伍还没有返回石蟆,雨就落下来了,而且雨水不大不小,刚好润物无声。“二老爷菩萨”的脾气要大一些,抬他求雨,一般都会是倾盆大雨,把求雨的人淋成落汤鸡。“三老爷菩萨”脾气更大,抬他求雨,经常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据说,1944年开春,120多天滴雨未下,老百姓不能春播。大家抬着“大老爷菩萨”去合江求雨,沿途江津和合江各家禁杀三天。长长的求雨队伍如果要落轿休息,都以香案相迎,仪式肃穆。次日返回时,果然天气变了,乌云密布,三天后,大雨终于落下来了。
清源宫由此名声更大了,引得四方信众都来祈福。有求子女学业进步的,有求老人身体安康的,有求升官发财的。现在清源宫庙会文化节已成为了清醮会、上九会、川主会、灯杆会等四大文化的节日。
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因阳光照射下江边沙子呈白色而得名。古镇位于江津区西部长江边,距江津城区45千米。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
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就有人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时期曾在此兴建大圣寺,《蜀中广记》《太平广记》等卷中均有关于白沙大圣寺的记载。而白沙有典可考的建镇在北宋雍熙四年,即公元987年,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元末明玉珍以重庆为国都建立大夏政权,把江津改为畿甸邑,白沙镇随之而成为“畿甸”之地。万历九年(1581),白沙设置水驿,白沙水驿与僰溪水驿、汉东水驿、白渡水驿并称为江津的四大水驿。清代中后期以后,白沙古镇凭借水驿之利成为川东、川南一大水路要津,更是川黔滇驿道上的一个重要集镇。抗战期间,江津的白沙坝与沙坪坝、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一起,并称大后方的“文化四坝”。
有人说白沙镇是因酒而得以建制。古代巴国因盐业而富裕,又得水利之便,粮食充足,自古有酿酒之风。巴人的酿酒工艺高妙,所酿之酒清澈见底,这在古代大多数都是酿浊酒情形下,显得尤为珍贵。宋时,白沙镇的酿酒业已经颇具规模,官府设置了专门的酒官管理酒类的生产与税赋。明朝嘉靖年间,《江津县志》记载:江津产酒甲于省,白沙烧酒甲于津。到光绪年间,镇上的酿酒槽坊一家连着一家,沿长江岸铺满了五里地,被称为“槽坊街”。
清末诗人赵熙曾到白沙镇喝酒,作诗赞誉:“十里烟笼五百家,远方人艳酒堆花。略阳路远茅台俭,酒国春城让白沙。”
四川泸州、宜宾属于浓香型白酒的大本营,贵州习水县和茅台镇是酱香型白酒的地盘,而重庆白沙镇是西南清香型高粱酒的发源地,这几个地方相距不超百公里。
白沙古镇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的明清寺庙、学子书院、古街老巷令人向往。这里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有爱国诗人吴芳吉,历史学家邓少琴,国画家张采芹,爱国抗日将领夏仲实,油画家陈可之,作曲家王锡仁,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原国民政府军委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等也曾在白沙留下了逸闻趣事。
白沙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利用南高北低的特点,曲折蜿蜒,空间上极富变化,景观上生动自然。白沙古镇有94处文物保护点,其中包含国立中央图书馆、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市级抗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