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新重庆·老地名丨北碚——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
日期:2024-08-09
字 号:

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

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位于北碚区缙云山的杉木园内,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重庆市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的三栋办公楼为主体,建成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展。陈列展分别在邓小平旧居、刘伯承旧居、贺龙旧居展陈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刘伯承在重庆历史陈列和贺龙在重庆历史陈列。

邓小平旧居为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45平方米,建筑面积268平方米。展厅面积263平方米,陈列展示文物103件(套)。旧居前有一棵由邓小平亲手栽植的马尾松,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刚劲挺拔,被称为“小平松”。

《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是在邓小平旧居辟建的历史陈列展,展览分“解放西南”“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四个主题,集中展现了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指挥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丰功伟绩。同时,展陈了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期间,在此办公处理过的军政要务。

刘伯承旧居建筑为中西合璧式两层楼房,粉墙黛瓦,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建筑面积484平方米。展厅面积386平方米,陈列展示文物108件(套)。

《刘伯承在重庆历史陈列》是在刘伯承旧居辟建的历史陈列展,展览分“早期革命斗争”“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在渝佳话”四个主题,集中展现了刘伯承率领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先后解放了贵阳、重庆等地,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期间的相关历史,以及领导西南人民在政权建设、社会改造、经济恢复、民族团结等方面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

贺龙旧居又被称为“贺龙院”,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房,粉墙黛瓦,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09平方米,建筑面积407平方米。展厅面积309平方米,陈列展示文物64件(套)。

《贺龙在重庆历史陈列》是在贺龙旧居辟建的陈列展,分为“早期革命”“解放西南”“发展体育”“生态保护”四个主题,集中展现了贺龙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在和平解放西藏、修筑康藏公路、发展体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保护缙云山的生态环境等方面为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1949年,为实现全国解放,对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和重庆四省一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行全面领导和统筹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邓小平为西南局第一书记,刘伯承为第二书记,贺龙为第三书记。重庆解放后,西南局进驻重庆。

20世纪50年代初,西南局在北碚缙云山设立了夏季办公地,邓小平、贺龙、刘伯承等领导曾在此办公。在重庆解放初期的五年多里,西南局根据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地处边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西南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重庆解放后,百废待兴,城市失业率很高,人心浮动。如何尽快稳定人心,促进经济发展?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邓小平阐述了自己的观念:“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不但可以恢复经济,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修建铁路的方案得到毛主席批准。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国家拨了2亿斤大米作为修路经费。成渝铁路自1950年6月15日开工,比计划工期提前三个月完工,于1952年6月13日竣工。这是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使用国产材料修建的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信心,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此外,在西南局的主导下,还建成了人民大礼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田湾体育场和狮子滩发电站等一批项目。

西南局另外一个重要的贡献是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949年7月8日,西藏地方当局勾结外国势力,在拉萨制造了“驱汉事件”。12月,毛泽东给中共中央西南局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解放西藏的问题要下决心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邓小平就进军西藏提出了“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为此,中共中央西南局制定与西藏地方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十项条件。西南局根据当时的情况一方面组织人员修建入藏公路,另一方面通过战斗解放了昌都,最终促使西藏和平解放。

邓小平在重庆工作期间,还留有一个关于“玻璃”的典故。三月时节,春暖花开,刘伯承和贺龙约邓小平到北碚澄江运河边钓鱼,放松休息。三人说说笑笑,不觉时近中午,便收竿往回走。漫步到下溪口时,远远看见一家路边茶馆,老板正在自家老虎灶前接开水。贺龙一见,便提议喝一杯茶水再走。三人坐下后,老板问:“三位同志,喝啥子茶?”“玻璃!”邓小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玻璃?”贺龙搞不懂了,把烟斗从嘴里拿出来,瞪大眼睛,望着邓小平。“玻璃?玻璃是啥子茶哦?”“四川特产,你一会儿就晓得喽。”邓小平故意卖起了关子。等店家把三盏盖碗端上来,贺龙急忙揭开邓小平面前那一碗:“这不是白开水吗?玻璃?哈哈,你们四川人说话就是形象哦。”

重庆夏季炎热,沿街有许多茶摊,一个玻璃杯,上面盖一块玻璃,售卖老荫茶、醪糟开水和白开水。白开水无色无味,像玻璃一样,所以白开水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玻璃”。邓小平那时在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学习,喝不起“高档”的醪糟水,只能喝最便宜的“玻璃”。只是当年喝“玻璃”的学生现在已是西南局第一书记了。

邓小平笑了笑:“白开水最养人。我们三个主政西南,就像这白开水一样,清清白白,透明得很,让人民看得见摸得着,人民才踏实啊。我这段时间深有感触,大西南百废待兴,还是喝白开水的人多,那我就和他们一起喝白开水,等到大家都能喝上茶了,那我喝白开水也是甜的喽。”

刘伯承、贺龙放下茶杯,高声和道:“那我们也喝‘玻璃’。”三人相视,哈哈大笑。

喝茶喝水是人的喜好,但在邓小平身上,一杯白开水却折射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人民共甘苦的朴素情怀和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