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新重庆·老地名丨忠县——白公祠
日期:2024-12-24
字 号:

白公祠

白公祠,位于忠县城西三千米处的长江北岸。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在此为官之时,忠国事、兴农业。明朝忠州知州马易从敬其慈爱百姓、为民谋利,乃建祠祭祀。此白公祠是与洛阳香山“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的两座白居易墓祠之一。该祠后毁于大火,民国年间重修。

祠内现有白园、乐天堂、四贤亭、龙昌寺荷池、木莲园、乐天诗廊等景点,总占地面积一百一十亩。建筑仿明清风格,依山傍水,清幽静雅。

公元818年,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在忠州任职期间,白居易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谋福利,带动忠州人民开山修路、植树种花。在此期间,他写下百多首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的佳作。马易倡建白公祠时曾期望“后之君子,从而恢拓之,与巴山蜀水共长也”。清道光十年,当地扩建白公祠。

在忠州两年的时间里,白居易留下了不少诗篇。

其中《种桃杏》表达了当时的心境:“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两年后他又写一首《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从这诗里反映出,两年的时间里,白居易对忠州的热爱和对忠州人的情谊。忠州人民为了纪念他,把他同刘晏、陆贽、李吉甫并称为“四贤”,在宋代修建了四贤阁以资纪念。

现在的白公祠,临江依山而建,气势恢宏,门前一坡两丈有余的大石梯,左是参天的大树,右为高耸的栈楼,登梯可见白公祠大门,门联“遗泽被山川万民长忆贤刺史,宏篇映日月百世同仰大诗人”,反映出后世对他的敬仰。

进入大门,便见一半圆形莲池满池绿水生机盎然,与园中花草相映成趣,当年白居易游此地写下《龙昌寺荷池》:“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小小莲池,给白公祠平添几分景致。

门楼右拐为“白园”,门联上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巧妙地嵌入了白公的名、字。此联是白公逝世后唐宣宗所作挽诗中的两句。

在白居易生平展览室,详细记录了白居易的谱系、生活系年,以及到忠州为官时的各项政绩。

离开忠州后,巴渝生活之情之景常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有了《题寄忠州小楼桃花》:“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诗句发自肺腑地表达了对忠州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忠州的经历是白居易人生旅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始终秉持同情人民、勤政为民的可贵品质,忠州白公祠也因此成为文人墨客前来凭吊白居易的重要地点。

因三峡水库的建设,水位上升,散落在忠县各处的“国宝”级文物汉阙暂无去处,如丁房阙、无名阙等,大多搬迁在白公祠内。“汉阙”是汉代现存于世的唯一一种地面建筑,全国仅存二十九座,忠县就有五座,占全国六分之一,忠县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汉阙之乡。

现今的白公祠展品内容越来越丰富。忠县提出将对白公祠进行改造升级,让白居易给忠州留下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这张久已蒙尘的文化名片魅力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