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翻滚,连日高温让城市像被罩在蒸笼里。近日,当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再次亮起时,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渝中区民政局、解放碑街道办事处,携手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深入街头巷尾,在较场口、八一路等多个地段,开展“夏季送清凉”街面巡查救助活动。
清凉“爱心包”,关爱沁人心
“师傅,天气这么热,跟我们回救助站歇歇吧,有饭吃,有空调吹,可以洗洗澡,还能帮您回家。”在较场口街边,工作人员遇到了一位山东籍流浪人员。对方摆摆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不用不用,谢谢你们,歇口气我还要去捡瓶子”。几番劝说无果后,工作人员递上一个清凉“爱心包”,里面装有衣服、防暑药品、遮阳帽、矿泉水、方便食品和驱蚊水等防暑降温物资,让救助对象能在酷暑里获得一丝清凉。
“这是求助电话,啥时候撑不住了,随时打。”工作人员蹲下身,把联系方式塞到大哥手里。暑气再盛,这份带着叮嘱的清凉,总能让临时遇困的人多一分底气。
“1+N”联动,织密巡查网
高温天里,流浪人员的身影更难被发现,市救助管理站拉起一张“1+N”的联动大网,联合属地民政部门,充分调动镇街、社区、物业安保、环卫工人等多方力量,实时收集流浪乞讨人员线索,确保及时响应并开展救助。
商场地下车库里,在安保人员的指引下,工作人员找到了一名长期在此流浪的人员。据了解,街道社区曾多次救助,但他始终返回此处。工作人员劝导其进站避暑,“家里有亲人,想回去了就自己回家”,他摆摆手拒绝进站。目前,街道已经把他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持续关注其动向并提供关爱帮助。
“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加大周末、节假日及高温酷热等重点时段街面巡查频次和力度,拓展巡查范围,加强对属地救助管理机构的督导,聚焦车站码头、商圈、桥隧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聚集点,开展联合巡查救助服务,为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撑起“遮阳伞”。截至目前累计救助开展街面巡查68次,发放爱心包 100份,站内救助1388人次,资助返乡733人次,护送返乡 112人次。下一步,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深化专项救助行动,让临时遇困人员在酷暑感受到一丝清凉、一份关怀,确保平安度夏。
【温馨提示】
如您本人遇困或在街上发现临时遇困、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拨打110引导至救助管理机构,或者拨打所在辖区24小时救助热线提供救助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