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可疑先核实!”“‘零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全是骗局!”9月16日,一场以“银龄守护・反诈有我”为主题的预防诈骗宣传活动在市民政局举行。市民政局携手市检察院、市艺员管理培训中心,以退休干部与老艺术家“传经送宝”的独特形式,为市民政局退休干部送上了一场干货满满、趣味十足的反诈“必修课”。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侵害老年人权益的突出问题。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心理特点,编织养老投资、保健品功效、冒充公检法等各类骗局,严重威胁老年人财产安全与晚年幸福。此背景下,这场融合普法与文艺的宣传活动显得尤为及时。
“守护好老年朋友的‘钱袋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市民政局市管二级巡视员、局直属机关工会主席罗世友在致辞中表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次活动以“银发助银发”的形式传递防骗知识,既是应对诈骗风险的务实举措,更是对老年群体的暖心关怀。
互动问答环节率先点燃现场气氛。“接到‘社保局’短信说社保卡异常要冻结,该点链接完善信息吗?”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老同志纷纷举手抢答。从冒充公检法的转账骗局到街头“扫码送礼”的信息泄露陷阱,从“保健品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到AI模拟亲友的借钱诈骗,反诈知识问答互动精准覆盖老年人高频遭遇的诈骗场景,每道题后的详细解析更让防骗逻辑深入人心。“这题我知道!96110是反诈专用号码,上次社区刚讲过!”答对题领到礼品的退休干部李阿姨难掩兴奋。
文艺表演则让反诈知识“活”了起来。重庆艺员中心志愿者带来的小品《专属定制》,生动演绎了骗子利用个人信息精准设局的全过程,一句“陌生人的‘关心’可能藏着陷阱”引发全场共鸣;魔术表演《虚实之间》通过奇幻的视觉效果,巧妙隐喻“眼见不一定为实”,提醒老同志们警惕诈骗分子的伪装伎俩。“小品里的套路太真实了,以后接到陌生电话可得多留个心眼。”观看表演后,退休干部张伯伯感慨道。
活动尾声,退休检察官、副巡视员崔泽丁带来专业反诈科普,从法律层面解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与防范要点。市检察院干警在咨询台为老同志答疑解惑,现场发放了反诈手册和防诈骗指南。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才知道骗局这么多花样。”活动结束后,退休干部王阿姨拿着反诈手册说,“以后遇到可疑情况,先打110问一问,再跟子女商量商量,绝对不上当!”这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宣传活动,不仅让防骗的“金钟罩”住进老同志心里,更以“银龄互助”的温暖形式,彰显了全社会守护老年幸福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