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全体职工郑重签订廉洁承诺书,一句句铿锵誓言、一份份责任担当,不仅筑牢了职工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更拉开了清廉养老机构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新篇章。作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紧扣“护老为本 质量至上”服务理念,将廉洁承诺转化为制度建设、文化浸润、监督防控、服务升级的实际行动,让清廉之风浸润养老服务每一个角落。

承诺为纲
制度筑基强根基
“签订承诺书不是形式,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廉洁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步。”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院党政办公室负责人说道。这份承诺的背后,是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日趋完善的标准化清廉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聚焦养老服务全流程,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健全入院评估、服务提供、质量评价全链条制度,建立老年人能力动态评估机制,让服务精准匹配需求。强化服务合同管理,明确权利义务与收费标准,从源头杜绝“霸王条款”。推行 “阳光公示”制度,在业务接待室等显著位置,清晰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信息,同步建立满意度调查机制,确保服务全程可监督、可追溯。
制定《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针对人事、财务、采购、护理等关键岗位,实施重点监管与定期轮岗制度,精准梳理廉洁风险点,以制度刚性筑牢廉政“防火墙”,让廉洁承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承诺铸魂
文化浸润养清风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廉政教育读本中的廉政用典,成为职工签订承诺书后热议的内容。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以廉洁承诺为契机,深化清廉文化建设,让廉洁理念入脑入心。
2025年11月修订的《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廉政教育读本》发放到每位职工手中,书中收录的“治家箴言”、廉政用典、红色书信等内容,成为常态化学习的“廉洁教材”。结合“清廉三福建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职工参观廉政教育阵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让廉洁教育走深走实。此前召开的“以案四说”专题警示教育大会上,院领导班子从责、纪、法、德四个维度剖析案例,全体职工集体宣誓并签订家风助廉承诺书,进一步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在服务窗口、休养区走廊打造廉洁“微阵地”,通过官网、公众号传播廉洁故事,开展“清廉诵读”活动,让干部职工与老人家属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清廉文化熏陶。
承诺聚力
家风监督筑防线
“廉洁不廉洁,关键看过节。”廉洁承诺的践行,离不开常态化的监督提醒。端午、中秋、国庆前夕,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纪检人员召集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重申纪律要求,这是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紧盯关键节点强化监督的常规动作。
此外,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将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深度融合,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的措施》,推广“六不四主动”家风助廉公约,把家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述责述廉、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开展“廉洁家风进三福”活动,邀请党员干部、老人及家属分享家风故事,本院职工王小军、刘丹丹家庭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的事迹在院内传为佳话,以良好家风凝聚清廉合力。
畅通内外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定期对养老服务、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协作,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并通报,形成有力震慑,让廉洁承诺真正落地见效。
承诺践诺
品牌塑形优服务
“养老护理专业又贴心,收费透明,住在这里特别放心!” 提及在院生活,老人脸上满是笑容。这是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将廉洁承诺转化为服务实效的生动写照,以“清廉三福、阳光服务”为品牌内核,让清廉底色成为服务成色。
在服务流程上,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从入院评估到日常照护全程留痕,确保公开公正;在服务态度上,推行微笑服务、贴心关怀,用耐心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老人;在服务质量上,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精准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通过“制度+服务+文化”的深度融合,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把廉洁承诺转化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切实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廉洁承诺是起点而非终点,清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市第三社会福利院负责人刘利表示,将以此次全体职工签订廉洁承诺书为新的契机,持续深化清廉养老机构建设,把清廉建设融入养老服务每一个细节,为清廉民政建设贡献三福力量,让夕阳生活更有温度、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