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1-01593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22
  • 发布日期
  • 2021-11-22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837号提案的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1〕249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83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11-22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刘苓玲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我市“三级互通、三级联动”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第0837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保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养老服务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推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促进养老机构品质化、普惠化发展,着力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705.98万、老龄化率20.8%;现有养老机构1453所,养老床位23万张(其中,城乡日间照料床位7.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2.6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132个,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一是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印发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坚持以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政策、信息和监“五个”全覆盖目标。从2018以来,全市已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从38.9%提高至97.6%,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九龙坡、渝中、沙坪坝、南岸、大足、北碚、万州和渝北等8个区县被纳入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获得中央财政1.82亿元资金支持。

二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印发《重庆市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持续实施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和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新增失能集中照护机构47所,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398家,打造16家片区型乡镇敬老院,全力满足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需求。新增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69所、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670个,覆盖率从27.2%提高至70.8%,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形成每个村有一个互助养老点、有一个人定岗服务、有一支服务队伍、有一套结对帮扶制度“四有”互助模式,基本形成集中助餐、流动助医、定点助乐、智慧助急、上门助养“五助”服务机制。

三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已连续15年举办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搭建养老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养老服务营商环境位列全国第二位。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化品质化养老机构,去年以来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47家,达到545家,社会办养老机构总投资37.5亿元。积极培育康养产业发展,打造綦江横山、武隆仙女山等7个康养小镇。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已对5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已打造2个康复器具产业基地,吸引2家企业投资1亿元。目前,新加坡宜康、优护、光大、泰康、远洋等大型企业均已在渝落户。

虽然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还存在养老机构供给品质不高、社区居家养老供给不足、专业人才队伍培育不够、医养结合不充分等问题,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清晰,“三级互通、三级联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可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医养护模式很有建设意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谋划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普惠养老、便利养老、品质养老”,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一、着力健全养老服务发展制度。制定《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晰未来五年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出台《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明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落细落实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保障扶持、规范监管及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厘清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职责,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项目和具体内容。完善养老服务领域统计制度,细化养老服务统计指标和标准,精准养老服务政策措施数据支撑。健全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养老服务督促考核,市级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对区县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切实构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着力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继续深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加快建设完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市级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2平方米的要求,编制《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各区县按职能编制本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依照老年人实际需求,合理布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新建小区规划配套服务设施、在老旧小区结合拆迁改造补齐固化服务设施,清查整改规划“四同步”未落实、未达标等问题,织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补缺建设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时,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加快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养老服务平台,力争到2022年,全市建成区县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60所,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600所、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800个,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8000精准化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区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精准务实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试点探索适老化宜居社区创建。积极支持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老年教育资源,完善提升服务功能,经常性开展老年教育服务,发展社区老年学校。

三、着力培育壮大养老服务产业。一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加大社会办养老机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梳理公布养老机构扶持政策,公布养老机构投资指南,进一步落实养老机构税费减免政策和水电气优惠政策,完善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扶持机制,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协调解决闲置资源消防验收等备案登记难题,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连锁化、品质化养老机构,力争2021年新增养老机构40所,新增养老服务床位6000张。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加强普惠养老机构建设指导,引导国有资本公司积极参与,指导促成养老机构与区县签订普惠协议,新增3000张普惠型养老床位。指导督促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养老机构建设,增加旅居疗养型养老服务床位。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护理型、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力争今年新增护理型床位300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40%二是打造老年产品用品交易中心。丰富养老服务产品用品供给体系,加强智能化老年用品产品研发,打造集老年产品用品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鼓励区县积极申报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促进适老化智能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研发及产品配置应用。制定居家、社区、机构的老年用品配置目录,联合推动老年用品进家庭、社区和机构。三是推进积极应对老龄化联系机制。组织指导区县申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推进多领域、多维度系统创新,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医疗”“+教育”“+旅游”等新业态,积极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四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市场融合发展。做实养老机构备案川渝通办,推进川渝养老机构星级联合评定、服务质量联合监测评价。指导成渝地区各市、县(区)加强区域合作,支持社会企业在成渝地区推进普惠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示范试点合作,探索制定互认互通的养老服务系列标准制定两地养老服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异地处罚通报机制、防范联动机制。组织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养老服务人才联合培训及技能评定,完善成渝两地管理、服务机构多层次联系机制,支持成渝两地养老服务业学习交流

四、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一是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制定实施《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区县成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工作专班,明确各方职责、监管事项、责任清单及实施方式,重点围绕安全和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坚持公正监管、规范执法,加强监督惩戒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养老服务有序发展。二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快推进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养老机构进出管控和内部管理,细化防控工作措施,强化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指导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矛盾纠纷处理工作,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力争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率100%。加强养老服务运行监测,推动运行市级智慧养老大数据云平台,支持链接各区县养老服务要素,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归集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实现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信息化、数据实时化三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完善养老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支持保障标准,提升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管理等标准化水平。严格落实《养老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强制性标准,严肃标准权威性和管理规范性,确保执行不走样。对照《养老机构基本服务质量规范》,对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常态化质量评估,开展建立评估评价结果与扶持政策挂钩机制试点,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组织开展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鼓励支持制定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建立和推行养老标准体系。四是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开通市级智慧养老大数据云平台,支持区县结合实际搭建区域平台,鼓励支持大数据信息企业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推动跨业务应用融合、数据共享和协同服务,推广运用智慧养老紧急救援服务,开发应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地图”,促进养老服务要素良性互动,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智慧的助急、巡访、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打造“一网覆盖、一体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慧生活圈。

五、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探索建立联合定向培养机制。鼓励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支持大型养老机构与高职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减少专业化人才流失率,快速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年轻化建设。探索养老机构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机制,依托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养老服务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康养产教一体化培养模式。二是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大纲和培训考核标准,加强养老服务师资力量培养,组织开展养老服务高级研修班,督导各区县认真落实《关于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计划组织养老服务人员专题培训200期,培训在职在岗养老护理员2万人次,培训管理人员2000人次。依托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培训,提升老年社会工作者实务技能。支持社会力量或高职院校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工作。稳步开展职业技能评定工作和养老服务人才技能竞赛,树立养老服务护理人才榜样,增强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三是建立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增长机制,建立与护理员等级评定挂钩机制,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或职业年金机制,支持养老机构探索养老护理员文化教育、旅游度假福利保障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积极支持推动多层次养老护理员稳岗措施,稳定吸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2021年力争引进养老护理员2000名、院长或主管100名。四是制定养老服务机构岗位设置指引。制定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配置规范,按照服务要求合理配置管理服务人员。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组织志愿者开展为老助老服务。制定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村级互助养老点、智慧养老岗位设置指引,科学界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岗位职责,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六、着力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一是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医养结合机构特别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报销指标体系,逐步提高医养服务报销比例。结合医养结合机构特点,将医养结合机构报销规程与一般医疗机构区分管理,适度放宽医养结合机构报销条件,推动报销流程规范化便捷化,提高医养结合机构运营服务能力和积极性,推动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落地落实家庭签约医生制度。完善家庭签约医生扶持政策,健全签约医生居家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养培训。合理设置签约服务内容,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突出签约重点人群,开展分类指导,提升居家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推广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三是逐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总结试点地区工作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试点范围和待遇保障人群,将“重度失智”且“不能自理”的失智人员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保障。建立健全参保政策、资金筹集、待遇支付、评估准入、照护标准等内容。积极鼓励和支持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切实提升照护能力和水平。

    此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系 人:刘大伟

联系电话:89188040  89188325(传真)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