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5-00595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5-09-01
  • 发布日期
  • 2025-09-10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5〕261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9-10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杨军代表:

非常感谢对殡葬工作的关注和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建议》(0129)收悉。经与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殡葬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围绕“逝、殡、葬、祭”全链条殡葬活动,聚焦殡葬监管涉及部门多、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等现实难题,在万州、武隆、奉节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以点带面抓好突出问题整治,完善协同监管体系,规范殡葬活动行为,维护殡葬服务秩序,为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紧盯关键环节,加强重点整治。自去年全市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会同协作机制成员单位加强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拓展线索来源,循线深挖,保持强力办案态势。全市民政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112,向公安、规划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移交问题线索210条,协作机制成员单位向民政部门移交问题线索62条。全市民政行政执法112件,联合公安、规划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立案查处147组织执法培训240人次会同公安机关开展殡葬黑中介专项行动,摸排涉殡葬登记市场主体7935个,掌握非法接运遗体线索274条,打击黑中介组织和个人70个。会同规划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开展违规占地非法扩建排查整治,清理非法占用耕地、林地及自然保护地用于殡葬设施项目294个、超面积墓位15020个,违规销售墓位33969个、违规收费公墓62起、殡仪馆84起,减轻群众负担2023万元。会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规范民间殡葬从业人员行为专项工作,摸排掌握7599名民间殡葬从业人员情况,编制《丧事简办指引》,引导农村地区群众移风易俗,推广黔江治丧信息报告、巫溪民间从业人员备案管理经验。会同网信办、公安、通信管理部门清理关闭虚假违规殡葬网页(站)137

二、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监管质效。针对群众获取殡葬服务信息不充分,全链条风险防控动态预警与协同联动不够、智能化监管和处置手段不足、遗体流向监管薄弱、各部门数据分布碎片化且难以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严重不足等问题,市民政局积极推进“渝逝有安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以数据融跨归集为抓手,汇集殡葬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服务、收费、执法、投诉、舆情、评价等各项数据,构建殡葬资源一体统筹、综合服务办理、跨部门综合监管、服务管理复盘优化的4个数字化协同多跨工作场景,建立殡葬服务供需匹配机制、遗体骨灰流向追溯机制、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殡葬全领域评价机制等4项机制。优化完善96000殡葬服务监督热线受理来电2.1万次,协同办理公民身后一件事3.1万件,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前,“渝逝有安”数字应用已通过部门联审,正加快推进功能模块开发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群众端、机构端、监管端、驾驶舱“三端一舱”70%的原型设计,并同步做好“渝快办”“渝快政”平台接和相关部门数据对接协调准备工作。目前已在部分区县殡仪馆、殡仪服务站开展试点10完成最终测试并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三、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法规制度。结合我市实际,搭建完善包括一部法规、三个方面基础政策制度(设施、管理、服务)、N个专项政策制度规范的1+3+N殡葬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将《重庆市公墓管理办法》(新制定)纳入市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预备项目《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修订)纳入市人大立法调研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机制,牵头编制《重庆市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监管事项和部门职责分工,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搭建高效综合监管平台。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加快修订《重庆市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编制《重庆市殡葬服务收费项目目录(2025版)》。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9地标1个,立项地标4个,指导殡葬服务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421项。

四、坚持积极稳妥,持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火葬区调整,指导万州区等24个火葬区人口覆盖率未达标区县提升火化率,完成火葬区优化调整方案上报市政府。积极加快推进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印发《重庆市民政局关于持续推进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快火葬区殡仪馆“补空白”和公益性公墓建设进度。会同规划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在全市23个区县44个乡镇开展公益性公墓林墓复合利用建设试点,在万州、涪陵、铜梁3个区县开展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试点。强化信息公开和惠民政策宣传,依托“重庆民政”微信公众号和市民政局官网开设“殡葬服务”专栏,更新公示全市殡葬服务机构信息,公开惠民政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监督方式,畅通群众获取正规殡葬服务机构信息渠道。“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推动将殡葬领域优秀村规民约纳入“川渝乡约”评选,规范村居红白理事会3671个,多渠道宣传节地生态安葬政策,大力推行生态节地安葬方式,弘扬殡葬新风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全力保障清明祭扫平安有序,今年清明期间,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87.72万人次,疏导机动车辆17.85万台次,现场参与服务保障工作人员2.18万人次,有63.43万人选择绿色低碳祭扫。全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加强殡葬综合监管是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载体。下一步,市民政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一体推进、协同联动,统筹各类资源,厘清责任链条,明确部门和属地责任分工,加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切实增强监管合力,提升综合监管效能,着力形成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凸显特色的精准高效综合监管模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重庆实际,针对殡葬领域存在违法违规占地、违建墓地、违规收费、违规提供中介服务等突出问题,补齐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短板,制定出台《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明确监管事项清单和部门职责分工,完善机制运行规则,加强部门信息共享、线索转办、联合执法,并争取逐步将殡葬行政执法纳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大力加强民政部门自身执法能力建设,积极统筹本部门资源,配强监管执法力量,加大对违法违规殡葬行为的处罚力度,实现行政执法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二是着力创新监管手段。加快推进“渝逝有安”殡葬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确保10月底前在“渝快政”“渝快办”正式上线运行,实现“殡葬资源一图统览”“殡葬服务智能办理”“惠民殡葬减审快享”“殡葬服务收费监管”“骨灰遗体流向监管”等5重要场景先期运用。在掌握基本底数基础上,推动建立与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强化数字赋能综合监管,提升殡葬全链条、全流程监管质效。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违规接运、违规收费、违规建坟、擅自扩建公墓等行为的常态化事前监管、源头预防,对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处置。

三是抓紧完善法规制度体系。谋划编制“十五五”全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出台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关于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加快《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修订、《重庆市公墓管理办法》制定。制定出台我市殡仪服务机构管理、遗体规范处置、殡仪专用车辆管理、规范殡葬服务设施审批建设、殡葬服务质量评估等政策文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公益性公墓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生态安葬奖补、完善殡葬服务收费、加强殡葬商品服务明码标价、推进殡葬领域价格网络集中公示、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加强民间“白事”从业人员教育管理、丧葬用品市场管理、殡葬中介及相关从业人员管理等专项政策文件,填补制度空白,破解管理难题,构建协同共治的部门政策体系。

此答复函已经阚吉林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民政局

202591

人:杜斌

联系电话:023-88705824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