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之“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康养理念引领下的养老产业日渐崛起,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缺口约914万张,超现有供给数量17万张左右。并且,供给缺口增速还在进一步加剧。今年3月,在“康养石柱”理念指引下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石柱,依托黄水优质的生态和基础环境,瞄准广阔的健康养老市场,成为全市6个“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先行试点地区之一,开启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先行先试,黄水康养示范全市。为探索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康养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市民政局决定从今年起,围绕服务新时代老年人旅游康养生活方式,打造一批生态环境好、康养结合紧、养老服务强、人文氛围浓、特色鲜明、市场认可、可持续发展的“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基础设施、规划发展、养老政策、市场化程度等情况,今年3月,石柱黄水等6个镇被确定为“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先行试点地区。黄水镇位于石柱东北,距重庆主城240公里,距石柱县城63公里,距沪渝高速公路冷水互通26公里,距长江水道58公里,302省道穿镇而过,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民风淳朴、经济繁荣,是渝鄂边陲重镇。位于北纬30°的黄水镇拥有夏季平均21℃的气候资源,覆盖率达82%的森林资源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核心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一座天然的森林氧吧。近年来,伴随着旅游开发的加速和“康养石柱”建设的深入推进,黄水镇的年旅游收入已突破12亿元,拥有大风堡、太阳湖等8个景区,先后跻身市级特色小镇、重庆十大宜居小城镇和全国重点镇。其基础设施可为20万人提供康养配套服务。此次“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试点至2021年结束,为期三年。养老服务中心(站)选址、装修、服务等建设内容,均参照《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建设规范(试行)》《重庆市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细则》执行。据石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水镇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养老+多资源多元素”,对功能设计、产业融合、空间布局、人文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分期分步推进。建设聚焦“功能聚合、突出特色”,挖掘当地文化和地域特色,充分聚合养老、养生、旅游、娱乐等功能,形成“养老+多资源多元素”的形态,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呈现不同风格的亮点特色。基地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由政府提供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PPP或资源匹配等方式,形成市场运作、政企联动的工作格局。
依托资源,打造“一中心五站点”。结合黄水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石柱以城镇建设空间体系为重点,辐射至冷黄路沿线和悦黄路沿线重点旅游村(社区)基本单元,建设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养老服务站、生态动步公园、体育公园、月亮湖环湖公园为一体的“两中心带五站连三园”黄水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着重突出健康养老特色,打造“康养黄水”品牌,为老人提供医疗、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各方面服务。黄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黄水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核心建设内容。今年初,石柱由县民政局牵头,争取相关资金400万元,择址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的黄水镇东方晨光避暑小区,建设规模在2000平方米左右的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设置咨询服务区、展览陈列区、代办服务区、社会工作室、老年康复保健紧急救援室、书报阅读区、茶艺体验区、教育培训区、舞蹈工作室、棋牌娱乐区、助餐营养区、生活照料区等12个功能区,为老人提供日常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娱乐休闲等服务,实现“新时代、新养老、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此外,石柱县民政局还按照市民政局2019年“千百工程”建设要求,投资100万元,分别在黄水场镇的华宇·林语岚山、凤凰栖、豪琪·水云涧、云美·森林时光、黄连社区建设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上述服务站点以承担政府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为主,以市场化服务为补充,建成服务接待区、生活照料区、托养护理区、健康管理区、文化教育区、人文关怀区、休闲娱乐区、运营管理区等功能区,为辖区老人提供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信息资讯、评估评价、日常照护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