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重庆市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严防死守,连续作战,狠抓防控措施落地落实,确保全市民政系统实现“零感染”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奉节县民政局:
一是婚姻登记“延缓办理”。及时发布公告,温情提醒各位准新人,延期办理婚姻登记,提倡通过网络、电话预约。温馨提示咨询人员,在家陪伴就是经营爱情、和谐家庭、温暖社会的最好方式。
二是流浪人员“救助及时”。贴心关爱托养在月康养老院和爱心康复医院的流浪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指导、体温检测、环境消毒等防疫工作,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及时救助,送吃送暖送回家。
三是社会组织“积极抗疫”。组织全县5支志愿者队伍,12名具有初、中级职称的社工师,近70名志愿者到社区开展疫情知识宣传、居民咨询、需求调研、情绪疏导、心理关爱、资源链接等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统一行动、专业服务,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四是殡葬管理“特事特办”。温情劝阻城区居民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治丧活动,劝导死者家属将遗体暂存县殡葬服务中心或直接将遗体火化,在疫情解除前遗体存放费减半收取。劝告农村居民死亡丧事一律从简,除至亲和劳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参与。暂时关闭城市公墓和骨灰堂,倡导亲属在家中遥祭哀思。
梁平区民政局:
一是强化兜底保障。对新申请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及时为低保对象14437户24901人发放2月低保金932万余元,为特困人员3485人发放2月供养金262万余元。启动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全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发放低保、特困、孤儿物价上涨补贴共计252万余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做好急难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作用,及时向乡镇(街道)下拨临时救助备用金235万元。联合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措施,及时为疫情防控期间因患病住院、务工遇障碍、生产经营受影响等情况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180万元。
三是狠抓机构防疫。全区32家养老机构严格执行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南,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规定,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区殡仪馆暂停遗体告别仪式、骨灰祭祀、祭扫等群众聚集性服务活动,严格控制治丧人员数量。婚姻登记实行电话预约服务,按照电话预约登记时间的先后顺序办理登记。救助管理机构切实加强街面巡查,建立健全人员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全区民政服务机构无疫情发生。
荣昌区民政局:
一是及时做好兜底保障。结合荣昌实际及时制定下发4个文件,明确细化9条措施,确保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实行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网上办理,调整优化审核审批程序,在疫情防控期间低保审批时限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对已经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动态管理核查时限延长至疫情防控解除。及时为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有困难、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加快救助资金发放,对1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由各镇街直接审核审批发放,超过1000元的由区民政局审批,镇街可从备用金中直接发放。截至2月26日,共计新增低保对象51人、特困人员2人、临时救助对象128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9.81万元,为困难群众发放口罩5430只、消毒液222瓶。
二是全面开展摸底排查。结合疫情防控社区排查,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多种方式了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重点对确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人群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对无人照料的老人、儿童和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落实帮扶措施,明确帮扶照料责任人,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加强防控督促落实。截至目前,排查低保对象24041人次、特困人员9727人次。
三是确保资金发放到位。及时协调财政、银行、网络管理等部门,分批分次及时审核审批临时救助,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1-2月,全区共发放社会救助金2580.97万元,其中,为低保对象8698户14641人发放低保金1201.52万元,为特困人员5165人发放供养金(含护理补贴、丧葬费)867.92万元;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及时补发2019年11-12月、2020年1月物价上涨价格临时补贴和春节慰问金398.91万元;为309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12.67万元。
北碚区民政局:
一是落实养老机构封闭管理。全区36家养老机构暂停外来人员来访探视、暂停咨询接待业务、暂停新收住老年人、暂停集体活动、暂缓接收返院入住人员,107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关闭。
二是落实养老机构防护措施。各养老机构每天对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测量体温2次,公共区域和老人房间消毒2次,安排老人房间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人员和物资消毒后再进入机构,采取分时段用餐或分送餐到老人房间。对离院后需要返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明确有临床症状、与确诊病例有接触史等6种情形禁止返回。对于可以返回的人员,在进行14天隔离观察身体无异常后方可返回机构生活和工作。建立区级临时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置11个隔离房间,解决部分养老机构设施不足以实施有效隔离的问题。
三是落实养老机构督导检查。在各养老机构的唯一入口处安装红外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测人员进出情况。每天随机抽取数家养老机构视频点名,落实到岗情况,在微信工作群视频检查部分机构分餐情况。截至2月25日,已开展2轮全覆盖现场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