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重庆市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严防死守,连续作战,狠抓防控措施落地落实,确保全市民政系统实现“零感染”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武隆区民政局
一是志愿服务有序参与筑同心。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指挥安排和统筹调度协调,有序参与全区新冠肺炎疫情社区摸底排查、无物业小区卡点值守、复工复产企业防疫宣传等联防联控工作,汇聚干群同心战“疫”合力,有力筑牢全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二是志愿服务纾忧解困暖人心。指导志愿者采取电话、微信、广播宣传、推送录制小视频等方式不定期对隔离人员开展心理疏导、精神慰藉,降低隔离人员因环境闭塞导致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在隔离病毒的同时不隔离爱,有力帮助其穿好“心灵防护服”,安全顺利度过隔离期。
三是志愿力量获赠保险强信心。落实专门科室、专门人员及时统计上报本区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志愿者700名,助力民政部慈善社工司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团体人寿保险赠予工作,有效增强志愿者疫情防控风险抵御能力,免除战“疫”志愿者的后顾之忧,提升战“疫”信心。
南岸区民政局
一是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联合区财政局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的通知》,将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纳入临时生活补贴范围,直到疫情结束。截至目前,临时生活补贴惠及困难群众1.13万人,发放金额161万余元。
二是及时掌握困难群众情况。结合当前疫情,视情况开展“先行救助”,事后完善审核审批办理程序,切实保障困难群众不因救助不及时而陷入困境。同时,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特殊困难群体、确诊患者及一线医护人员家庭生活状况,切实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截至目前,了解困难群众生活、身体情况1.15万余人次,为2户一线医护人员困难家庭分别提供疫情过渡期临时救助金2000元。
三是及时提供防疫物资保障。为基层社区、特殊困难群众发放口罩1.5万只、酒精和消毒液1500余斤等防疫物资,全力帮助基层社区、特殊困难群众安全渡过疫情期,以实际行动温暖民心。
涪陵区民政局
一是抓精准防控。全力做好对口帮扶贫困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帮扶干部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告知贫困户疫情预防知识,了解实际困难,消除恐慌情绪,同时捐赠村级疫情防控资金1万元、口罩50只。
二是抓精准救助。及时掌握全区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因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家禽销售难题,对接区商务集团以白条鸡鸭18元/斤、白条鹅20元/斤的兜底保护价进行收购,并按照市场价给困难群众补足差价。
三是抓精准帮扶。以发展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抓好对口帮扶贫困村的春耕复产工作,规划投资60万元,发展黄精种植200亩,规划投资220万元,建设榨菜生产便道9.05公里,发动志愿者助农收砍青菜头115吨。
奉节县民政局
一是班子成员线对线,职责扛在肩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县民政局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线运行、分线把关、分线负责,切实扛起肩上责任,实现领导有方、组织有序,措施有力、防控有效。自疫情发生以来,班子成员下乡镇到社区,进机构入家庭,入户排查、走访群众450余户次,排查机构、指导社区200余次,送去防控款物近10万元。
二是干部职工点对点,工作实在手上。全县民政系统200余名干部职工,进社区、进院子、进楼栋、进家庭参与防控排查,全员蹲点执勤,下沉一级,冲在前线。严守工作纪律,严肃工作作风,严格工作要求,切实把防控任务落实在手中,确保情况真实、过程扎实、结果夯实。自社区排查开展以来,共计入户排查36000余户次,宣传防控知识受众达90000余人次,为居民服务8000余人次,排查出问题60余个,充分发挥了点点对应、点线结合的基层防控作用。
三热情服务面对面,真情暖在心上。疫情防控期间,广大民政干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细心讲解;热忱服务机构入住对象,温馨周到;热心帮助流浪乞讨人员,送吃送暖送回家。不冰冷地政策说教,不人为地情感阻隔,更不把疫情防控当作不作为的借口,而是用服务筑起防控的“防火墙”,用真心架起防控的“连心桥”,换取到群众一颗颗认同点赞的心,实现春寒心不寒、防疫情不断的社会氛围。
垫江县民政局
一是抓社会保障兜底。全面梳理排查,及时将受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有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坚持条件从宽、补差从高,确保应保尽保快保。二月份共审批纳入低保61户128人、特困供养9人、孤儿2人。
严格执行全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运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保障困难群众不因物价因素影响生活、降低生活质量。疫情期间,共发放临时物价补贴108.98万元。
二是抓临时困难救助。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等规定,对确诊为新冠肺炎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人员,按2倍低保标准按月发放临时救助金;对因确诊为新冠肺炎造成家庭重大生活困难的其他人员,及时通过临时救助解决实际困难。疫情期间,共临时救助85人次,发放救助金额10余万元。
三是抓风险排查管控。组织开展社区及养老机构、殡仪馆、救助站等服务机构的风险排查管控,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管理规定,内找漏洞查短板补弱项,外防传染源输入,安全有序恢复服务机构正常营运。
四是抓服务对象走访。组织对全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扶贫对象、重病重残人员等“一老一小”“一弱一残”易感人群、特殊困难群体人员开展拉网式走访排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外出务工、农产品销售、春耕备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好台账,列出清单,及时帮助解决,积极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