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积极应对、创新服务,民政部门为清明祭扫保驾护航
日期:2020-04-04
字 号: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各区县民政部门提前谋划、积极应对,科学制定预案,创新服务方式,在继续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清明节祭扫管理服务,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平稳、有序。


潼南区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深入倡导“丧事简办、居家怀念、网络祭扫”等殡葬文明新风尚,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告知市民有关清明祭扫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

二是创新祭扫服务。紧紧围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主题,创新举措,确保清明祭祀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针对外省市及海外返乡人员创新推出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方式,着重开展墓碑擦拭、敬献鲜花等5项服务。目前,全区公墓、殡仪馆等殡葬服务机构已暂停集体性祭扫活动及室内现场祭扫,通过寄语、献花等网上祭奠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服务。

三是网上祭奠烈士。杨尚昆故里管理处开设网络祭祀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简约的祭祀新风尚,通过缅怀革命先烈,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学会感恩思源,向先辈们学习,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建设幸福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群众可通过尚昆故里微信公众号参与网络祭祀活动,深切缅怀杨闇公烈士。据统计,自3月27日杨尚昆故里管理处开通网上祭扫通道以来,已有20000余人次参加网上祭扫。


綦江区

一是大力宣传引导。召开清明祭扫工作专题会议5次,安排部署全区清明祭扫工作。通过QQ群、微信群、綦江在线、大美綦江等平台发布清明祭扫相关事宜,发放《綦江区清明祭扫活动倡议书》和《綦江区清明祭扫活动须知》15000余份,利用LED宣传车在城区、乡镇、殡葬服务机构巡回宣传7天,确保群众知晓率。

二是开展分类服务。符合防疫条件的7家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开展现场祭扫服务,并严格实行预约、限量、分时、错峰祭扫;綦江殡仪馆暂停守灵、告别、祭奠等人员聚集活动;条件较好的青龙山公墓和团山公墓提供代理祭扫服务,确保群众祭扫需求;綦江陵园暂停现场祭扫服务,提供集体祭扫服务;加强对农村散坟、历史埋葬点等群众清明祭扫活动引导。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成立3个专项督察组,对全区7个殡葬服务机构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专项检查4次。截至4月2日,累计接待祭扫群众2684人次,车辆895台次,各类祭扫活动安全平稳有序。


合川区

一是依托各类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依托合川电视台、合川日报、政府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公交车移动电视等宣传平台,发布《清明节安全文明祭祀倡议书》,积极倡导文明祭祀、鲜花祭祖、网上祭拜。专门制作“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音乐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合川各个微信群里广泛传播,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多个镇街在人群密集处通过广播循环播放、LED屏幕字幕、悬挂标语、发放宣传页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文明祭祀主题的志愿宣传活动。志愿者在活动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张贴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广大群众不扎堆、不聚集,选择绿色、节俭、文明的祭奠方式,引导群众在手机通过发布留言、祭拜、献花、点蜡烛等网上祭祀方式祭拜亲人。 


北碚区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要求各殡葬服务机构扎实做好方案预案,配备防护物资,落实防控和应急措施。协调建立由各相关区级部门和街镇密切配合的疫情期间祭扫工作机制,提早排查及时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二是织密保障措施。全区7个公墓单位,除1个室内祭扫场所暂停现场祭扫服务外,其余6个严格实行预约、限量、分时、错峰、入口体温检查、实名登记等措施。加大对农村散坟祭扫的引导,防止人员扎堆聚集。

三是重点风险排查。持续强化对公墓(陵园)的检查指导,对不同祭祀场所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落实防范措施。累计开展现场督导检查9次,电话指导50余次。截至3月29日,全区开放公墓单位接待祭扫群众5256人次,车辆351台次,现场工作人员116人,无聚集性感染事件和安全事故,祭扫秩序平稳有序。

四是宣传倡议引导。提前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通告、新闻等,引导广大市民预约登记、文明祭扫、鲜花祭祀、分时错峰、网上祭扫等。在各墓园显目位置张贴公告18张、横幅40余条、标语20余条,推广文明低碳祭祀,倡导绿色殡葬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