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帮扶,抓牢抓细兜底保障。一是落实救助政策。上半年向7283户、9851人发放低保金3985.4.万元,向650名特困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313.6万元,向625人次提供临时困难救助256.65万元,313人次通过“民政惠民济困保”获得赔付33.8万元。二是拓宽救助渠道。创新设立了“九龙坡区慈善纾困专项资金”,按10万元/年的标准补足镇街慈善纾困备用金,用于边缘人群的临时困难救助,上半年共救助165人次、22.9万余元,把困难解决在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开展专项治理。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深入推进城乡低保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双核查”“四必查”制度,接受市级核查抽检合格率达100%。
聚焦“一老一小”,提档提质服务供给。一是养老服务加速发展。在率先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目前,3个镇养老服务中心已建成,剩余6个村级互助养老点即将完工。修订完善运营补贴政策,采取“基本运营补贴+中心带站补贴+绩效考核奖励”的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目前运营率已达90%。持续开展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上半年助餐22000余人次、助浴400余人次。引进上海恩谷科技打造区级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监管信息化、数据实时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区养老机构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69项,均已整改到位。二是未成年保护不断加强。成立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上半年向9名孤儿和5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29.8万元。三是残疾人福利积极推进。积极承办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推进会。启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工作。上半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80.05万元。
聚焦“五社联动”,做实做亮社区治理。一是社区治理有新进步。有序完成第十一届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除延迟换届的6个村外,全区148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次性成功率100%,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100%,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实现换届结果、效果“两好”目标。投入339.24万元装修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9个。引进联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三微”治理行动三年计划。二是社会组织有新发展。按照“1+N”孵化培育思路,精心打造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引进成都优秀社会组织爱有戏运营管理,建成渝州路、石坪桥、九龙3个镇街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三级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612家,镇街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458家。围绕“六个一批”要求扎实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全区52家行业协会商会实际减免会费180.6万元,惠及企业400余家。三是社会工作有新成效。搭建统一平台,健全运行机制,做实做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21年,统筹民政、部门、镇街、社会、承接组织多方资金1111万元,购买项目88个。举办培训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目前全区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170人,持证1147人。积极承办第五届巴渝社工周宣传和重庆市社会工作、慈善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论坛暨第三届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
聚焦公共服务,优化靓化专项事务。在福彩销售方面,成立九龙坡区福利彩票联合会,实施福彩善心亭建设“百亭计划”,上半年福彩销售1.0067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在区划地名方面。中梁山以东10个镇街16条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积极推进,《九龙坡区标准地名词典》即将出版。在殡葬服务方面。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上半年为91名困难群众减免基本丧葬费11.4396万元,为1727名离世老人亲属发放慰问金34.54万元。在婚姻登记方面。启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市通办”服务,上半年办理结婚3379对、离婚1328对,补办结婚685对、离婚500对,办理解除收养登记1件。在流浪乞讨救助方面。扎实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上半年受助180人。持续加大寻亲工作力度,依托缘梦基金公益寻人平台、家和社工组织,运用人脸识别、心理辅导等方式,为4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回家的路。按照“发现地即为安置地”原则,完成10名滞留人员的安置交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