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动态监测机制。将荣昌区“一体化救助应用系统”升级改造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聚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7类低收入人口数据资源,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实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目前,全区9个单位36个项目142366条数据导入共享,完成登记救助名单1451条。
二是主动发现机制。在156个村(社区)分别设置社会救助工作站(点),配备1-2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发展各村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及广大志愿者4000余人为救助岗哨员,通过常态化走访摸排,及时发现辖区困难群众情况。全面排查扶贫监测户380户1072人,纳入低保、特困兜底658人;重点入户抽查乡村振兴重点镇村105户,发现疑点问题3个。1月至11月,全区新增低保1230人、特困209人,临时救助2713人次。
三是分类救助机制。对无能无劳的困难家庭,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困难类型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以及低保边缘家庭管理,强化保障性兜底帮扶。截止11月,全区已纳入低保对象9703户16085人,特困供养对象5092人,临时救助2713人次,低保边缘家庭25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