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名单,在全国确定27个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其中,江津白沙镇提报的“构建简约高效体制,提升乡镇治理能力”成功入选。
江津区白沙镇面积237平方公里,辖14个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18万人。近年来,江津在白沙镇试点,聚焦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等问题,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激发经济发达镇内生动力为目标,建立健全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效果显著。
针对权责不相匹配、“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实施扩权强镇改革。江津区政府分3批次向白沙镇下放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173项权限,增强了白沙镇政府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职能,解决了“责大权小”等难题。统筹机构设置。率先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原有的“七站八所”,优化设置“三办八局”11个综合办事机构。将区级派驻白沙镇机构由区级管理为主调整为属地管理为主,相应扩大派驻白沙镇的公安、市场监管、税务、规划自然资源等机构管理权限。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市区两级除给予一般乡镇的普惠政策外,在规划、财政、镇园融合等方面为白沙镇“量身定做”了15项优惠政策。
针对群众办事难、服务效率低的问题,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一个中心便民利民。按照集中进驻、便民高效原则,把区级放权事项、镇级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中心办理,将工作流程精简到受理、审核、决定三个环节,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一站式”办公、办事“只找一人”。同时,构建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在全镇24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民事协理员,分片区推行便民代办服务。此外,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网审系统,开发运用“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让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自助终端机等设备在网上提交资料、直接办结,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区级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办件15万件次,白沙镇行政审批服务大厅2020年办件量38052件次,平均办件时间较改革前缩短2/3以上。
针对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把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作为总抓手,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实行一套机制管运行、实行一张网格管治理,将各类执法人员充分整合到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区级下放和镇级依法承担的362项执法事项。改革以来,累计开展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2万余件次,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先后获评重庆市行政执法先进单位、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先进单位。
构建简约高效体制,实现了白沙镇向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跨越。区级部门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了白沙镇审批、执法、服务等方面事权,既提升了行政效能又改善了营商服务环境,白沙镇市场主体实现成倍增加,由2012年的3116家增加到2020年的8700余家。在镇园融合上,通过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园区支持镇街经济发展机制和镇街服务园区发展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白沙镇党委政府统筹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截至目前,白沙工业园累计引进项目268个,协议引资412.7亿元,已投产工业企业104家。
白沙镇改革也结出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等。其中,恒和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宝珠村东海沱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白沙镇也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基层信息直报点、被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确定为基层联系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