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万州:夯实体系 筑牢屏障 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日期:2022-06-17
字 号:

近年来,万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决策部署,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关爱模式,织密织牢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网。


构建组织网络 夯实未保工作体系



万州区现有未成年人22.9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000余人。2013年,万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试点地区。为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力,2014年,挂牌成立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具体承担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等工作职责。2021年,成立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镇儿童督导员52名、村级儿童主任610名,构建起完整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组织网络,形成上下贯通、分级履职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精细统筹谋划 筑牢未保工作屏障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做好未成年人基本信息摸底排查、登记建档和动态更新工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任务,将数据异常的镇乡(街道)纳入重点监测,定期实地检查,要求完善“两单两书”。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指导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

二是营造良好氛围。采取“集中宣讲、校园宣讲、入户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法规政策、家庭监护、儿童安全自护、亲情沟通等内容。每年选取未成年人关爱重点对象较多的1-2个镇乡(街道)、2-3所学校作为集中宣讲点,组织召开宣讲会,进一步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在全区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区民政局、区未保中心、镇乡(街道)以及专业社工等工作力量,对全区未成年人进行逐一入户探访,核查基本情况,积极跟进有问题以及情况特殊的儿童案例,督促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做到长效保护。对需求对象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疏导、情感关爱、安全教育、健康卫生教育等服务,“一人一档”建立重点关爱对象档案。

四是注重聚智引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2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介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通过专业团队进行督导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质量和水平。


树立示范典型 创新未保工作模式


万州区现有在校农村留守儿童9000余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8000余人,学校教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万州区运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引入专业社工进驻校园,实施“满天星”成长计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种不同类型选取试点学校,采用“3+N驻校关爱保护模式”(“3”即心理疏导、红色教育和人际关系调适三大版块服务,“N”即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安全教育、青春课堂或其他特色服务),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适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运用个案、小组、主题活动等专业方法,走访、电访、咨询300余人次,共计服务1.8万人次,打造了“一校一品”的特色服务,提炼出具有可复制性、可持续性的社工驻校关爱保护工作示范典型,有力探索了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