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周密部署稳步推动。明确以“项目化购买、专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为原则,推动设立县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乡镇(街道)设立社工站,村(社区)设立社工室,明确社工室建设标准、服务范围等。目前全县已建成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个,乡镇(街道)社工站11个,村(社区)社工室148个。
二是借智借力融合推进。充分利用慈善资源,积极探索“慈善+社工+志愿者”发展新模式,引导慈善资金支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同时,推动乡镇(街道)社工室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室、儿童之家、养老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室等场地共建联动。去年以来共投入150余万元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三是聚焦人才强化队伍。扎实开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引导全县社区工作者、儿童主任、医生、护士、教师积极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截至目前,全县有持证社工196名。
四是严格标准做优服务。积极培养本土社工机构,强化驻点社工人才培养,制定社工室项目服务内容和服务规范,编制服务清单,引导社工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活动。去年以来,全县社工累计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困难帮扶近2万人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未成年人保护、老年心理情感慰藉、残疾人照护康复等特色活动1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