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城口:创新“5+1”工作模式 优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
日期:2022-10-27
字 号:

近年来,城口县民政局以项目化运营方式创新5+1”工作模式,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强化社会力量参与,逐步构建起政府、司法、网络、家庭、学校、社会“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落实五项专业举措

夯实未保服务基础

实地调研,开展专业需求评估。联合重庆高校、专业调研团队深入学校、社区进行未成年人需求调研及“正向成长”评估,健全未成年人需求评估及反馈机制,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为有效开展专业服务奠定基础。



打造阵地,完善未保服务功能。依托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平台,整合社会工作三级服务平台资源,建立健全服务制度,确定专业服务流程和方法,通过专业优势助力未保服务。

聚焦个案,精准帮扶特殊群体。聚焦困境群体,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落实“一对一”帮扶困境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陪伴慰问等精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构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创新形式,开展各类专业服务。以未成年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创新服务形式,开展健康文娱、能力提升、生活陪伴、情感陪护、学业陪读、兴趣培养等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全面促进未成年人发展。

凝聚合力,共建成长友好环境。联合司法、妇联、教委等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围绕政策解读、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等方面,面向服务对象及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全面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和能力,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建立一个服务机制

提升未保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作用,建立社会工作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服务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在资源整合、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社会广泛参与。

以社区为平台。坚持党建引领,以村(社区)未保室、社工室作为服务阵地,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服务功能,为未成年人参与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供支持。



以社会组织为载体。提升社会组织专业服务能力,孵化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相关社区社会组织,发挥组织优势与专业作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加强对社会工作者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培训,探索本土化服务模式,有效满足未成年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组织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强化“社工+志愿者”联动,开展政策宣讲、情感慰问、特殊照料、心理辅导、学习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

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开展系列慈善救助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意识,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以来,城口县已开展未成年保护关爱活动46场,服务未成年人5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