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江津:开启“全链条治理模式”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日期:2022-10-27
字 号:

江津区以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六项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党组织建设、组网合一、权责管理、社会参与、精准服务、示范引领的“全链条治理模式”,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强链、补链基础工作,形成纵向到网格、横向到党员群众参与的全链条治理服务体系,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党建基础链条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构建起以镇(街)党(工)委为龙头、村(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网格党支部为单元的三级党组织体系,让基层单元都有了服务群众的主心骨。二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全区深化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301个村(社区)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全面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制定实施农村发展党员2年规划,确保每年新发展党员35岁以下的不低于50%。同时,常态化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回访、分析研判,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培训,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1666名党员选为村(居)两委委员,占70.35%769名党员选为村(居)务监督委员,占77.2%。三是加强基层资源整合。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党组织双报到工作机制,近6000名在职党员回居住地所在党组织报到,认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岗位9200余个。全区分级分层次分领域建立支部工作联系点,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4+N”工作任务以及包镇(街道)包村(社区)“3+N”工作任务,紧紧抓牢三本台账,帮助支部切实解决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全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


实施“组网合一”

夯实末端服务链条

一是优化组网设置。合理调整村(居)民小组和网格规模,将党组织建设、村(居)民小组和网格化管理三合,把大党建融入小网格,把党组织的力量凝聚到最小单元,推动城乡基层党建与城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鲜红的党旗插到基层。二是厘清服务清单。结合综治、自然灾害、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和网信、公安、司法行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延伸到村(社区)的服务事项,通过六张清单厘清自治边界,把管理权细化到网格,从制度上保障村(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三是强化人员保障。全区增配600多名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并由区财政落实相关经费,较好稳定了基层专兼职网格员队伍。


规范联调机制

夯实调处责任链条

一是建立联合调处机制。在各镇(街)将妇女儿童维权中心、心理咨询室(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室)、人民调解室等合并设立联调联处中心,在社区设立联调联处室,在网格设立联调联处点,形成三级调解组织建设,构建联合调解联动处置机制。二是合理划分诉求。三事分流划分村(居)民需求,让村(社区)明白要什么。通过网格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村(社区)社会组织、村(居)民组长等收集梳理群众需求,由网格长按公事、共事、家事进行分类汇总。各村(社区)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红白理事管理规范。三是多方联动高效调解。根据需求邀请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第三方机构等参加三级联席会。镇(街)联席会解决村(社区)公事,村(社区)评议会解决本辖区共事,网格邻里会商议本网格村(居)民关心的家事。四是规范议事协商程序。建立共同协商出主意’——多方联动协同办’——张榜公示大家评’”三步议事法,进一步规范议事协商程序。公事由镇(街)纪(工)委监督办理,共事由本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办理,家事由本网格党支部监督办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强化“五社联动”

夯实群众参与的组织链条

一是强化社会组织培育。发挥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重点培育和完善专业性、公益性村(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共投入福彩公益金、财政资金约1000万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区登记社会组织570个。二是强化社工队伍建设。积极动员、组织、培训社会人员参加社工职业考试,全区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人数达1300人左右。建立村(社区)干部职业津贴制度,对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每月补贴150300元,全区城乡社区工作者持有社工证人员达到16.1%。三是开展五社联动+公益行。村(社区)社会工作室积极动员有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党员、群众、志愿者组建一批未成年人保护、敬老爱老、卫生保洁、治安消防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以村(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志愿者为辅助、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突出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两大重点,自下而上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向上向善正能量。四是强化社会组织监管。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对直接登记和已脱钩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强化内部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培育治理典型

夯实示范引领链条

一是注重发挥自治强基作用。鼎山街道强化实践创新,做深网格党建、加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品牌,探索出一领两网三治四型基层治理鼎山新实践。二是注重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全区明确15个德治培育试点,落实资金60.5万元。强化典型引领,选树的油溪镇护渔志愿者刘鸿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慈云镇一约两榜三会乡村治理新模式被中央和市级媒体广泛报道。石门镇金龙村村民陈利莎获评重庆好人、重庆市十大乡村阅读榜样。三是注重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全力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工程建设,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普法宣传300余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