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共有常住人口3819户、11200人。近年来,社区以“特钢贤人坊”品牌为载体,创新实施“六治六促”工作法,充分发挥贤人效应,突显“六治”力量,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是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市政法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系单位。
问需于民
激活贤人破解治理困局
面对转型阵痛破困局。打造“特钢贤人坊”,引导“群众管理社区,贤人服务社区”,为破解老旧社区治理困局创设“中心湾方案”。
坚持问题导向找定位。通过全盘梳理,社区定位为典型的单位型社区、可塑的文化型社区和缺位的老旧型社区。
立足群众需求招贤人。抓住归属需求、生活需求等群众六大需求,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特钢贤人坊”,招募特钢贤人,进行自我服务,提升群众自治的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问计于民
依托“特钢贤人坊”实施“六治六促”
聚焦归属需求,党建引领促民愿。一是建立宣讲政策阵地。依托“特钢贤人红岩岗”,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建立党员示范阵地。推行“党员70分合格”线,激励广大党员担当基层社会治理“红色基石”。三是建立凝聚群众阵地。大力推行“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品质需求,综治提升促民悦。一是建立贤人自治模式。植入“特钢贤人服务社”,吸纳社区有一技之长的“贤人”入库,开展自助互助居家物管服务。二是对接项目嵌入服务。实施 “你在哪里”救助对象“主动发现”、独居老人“一对一关爱服务”等区级重点服务项目。三是制定贤人服务积分制。建立“积分兑换机制”,激励辖区居民“人人争当贤人”。
聚焦权益需求,法治保障促民和。一是建立法治服务四平台。设立“一场一廊一室一微站”,实现法治惠民。二是畅通民意诉求话邻里。依托“特钢贤人纾解角”设置“吐槽箱”,收集整理居民诉求。三是推行“三和”联调化纠纷。以“和顺堂”调解室为载体,探索形成邻里调解讲和、律师援助助和、社工参与促和“三和”联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聚焦文化需求,德治育人促民风。一是点赞先进典型,“特钢贤人点赞榜”开设“街坊好人榜”“社会义举榜”和“商户诚信榜”评选,传递正能量。二是开设共享学堂,向居民提供各项免费培训服务。三是线上线下志愿帮,成立九支红岩“帮一把”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参加志愿服务。
聚焦生活需求,自治共建促民生。一是创新“六步”议事机制,依托“特钢贤人议事苑”,形成了特钢贤人“摸”—议事例会“议”—组织引领“推”—三张清单“办”—办理结果“示”—惠民效果“评” “六步议事法”。二是定期收集整理群众诉求,基层协商“商”出和谐有序。三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心湾社区作为全国、市两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基层立法民意收集实践。
聚焦安全需求,慧治防控促民安。一是一平台落实智慧巡防。依托综治中心统筹“技防”与“人防”,实现社区巡防全面覆盖。二是一系统实行智慧治理。借助“智慧网格管理”系统,实现社区信息的全面汇集。三是一中心创新智慧服务。以“助餐、助浴、托养”为主的养老服务中心,实施“机构进社区、服务进家庭”服务模式。
问效于民
让基层社会治理成为靓丽盆景
一是凸显了“六治”力量。通过“特钢贤人”这个纽带,实现六治有机结合。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成为常态,“贤人点赞”成为时尚,依法维权成为习惯。
二是提升了治理成效。实现“巷内无生人、巷内无案件、巷内无死角、巷内无积怨”的四无治理目标。
三是赢得了群众口碑。社区涌现出一大批 “特钢贤人”,赢得居民百姓的由衷认可,成为中心湾社区群众家门口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