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共有常住人口635户、2385人。近年来,毕桥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基层治理的细处着眼,从群众需求的小处着力,从基层治理的不同维度考量,创建“四微+四维”社会治理模式,打造乡村治理体系的新品牌。毕桥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等荣誉。
创建“微”机制
从制度设计维度强化治理
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制定《沙坪镇毕桥村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实施方案》《沙坪镇毕桥村民积分制考核管理运用暂行办法》,探索村民积分“红黄双榜”制、“四民工作法”,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定、民事民办、民事民评。
创新完善村民自我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以“十提倡、十抵制”为核心的新时代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在“铜锣喇叭日”大力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村民主人翁意识得到有效激发。
创新村级议事协商机制。以创建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为契机,打造以党建引领作主梁,“三治”结合作基础,村支“两委”作桥塔,制度机制作拉索,载体平台作桥面,群众参与作桥墩的“幸福连心桥”村级议事协商品牌,构建村级议事协商体系,健全完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构建“微”载体
从平台构建维度强化治理
创新建立“一心三会一堂”社会治理平台:“一心”即毕桥村“便民服务·综治中心”,“三会”即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道德评议理事会、平安细胞创建评比委员会,“一堂”即老黄说理堂。实现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职能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涌现出一批孝道模范、文明模范等优秀典型,带动化解矛盾纠纷,从平台维度保障了治理有效的落实、落地、落细、落小。
涵养“微”文化
从德治教化维度强化治理
着力家风建设夯实治理之基。整理出“家和万事兴”“孝报亲恩,三生践行”等家风家训20余条,组建“美德劝导员”队伍,开展文明风尚行动,构筑起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支撑。
挖掘本土故事传播优良民风。挖掘整理15名先进典型人物故事,结合送文化下乡、“身边典型微访谈”等文化活动,宣传美德故事、学习美德榜样、传播美德文化,构建更加淳朴的民风。
推进司法参与助力道德建设。组建法律调解服务队,调解邻里矛盾。2018年以来,毕桥村实现零偷盗、零诉讼目标。
整合“微”力量
从组织保障维度强化治理
发挥党员队伍的引领作用。创新打造“1+5+12+1”组织构架,即:1个村党总支、5个党支部、12个功能型党小组和1个为民服务队,为每个党员明晰职责、划定责任区,“党建+社会治理”融合模式日渐清晰。
发挥“两委”班子的战斗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协作、共同奋进,推动毕桥村各项事业发展。
发挥新能人的“润滑”作用。发现和推举出一批新能人,开展“感动人物”“身边好人”“最美新能人”评选活动,有效激发新能人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挥为民服务队的服务功能。整合先进村民代表、网格管理员、民兵等基层力量,成立“为民服务队”,配合派出所巡逻,把专巡与群防相结合,扎紧做实社会面巡逻防控这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