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血糖有点不好,给我打点甑子饭嘛!”“要得!王大爷,您的营养还是要搭配好,来点土豆炒肉丝,行不?”近日,忠县忠州街道十字街社区“常相伴”爱心食堂里,居民王大爷和一群老朋友在社区娱乐后,一起来到爱心食堂吃上了热乎乎的午餐。10元钱2荤2素1汤,精心搭配、营养丰富的爱心餐,是十字街社区坚持了4年的爱心之路。
十字街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1.7万名常住人口中有3200多人是老人,其中有1085名空巢独居老人。庞大的空巢老人队伍是社区工作的重点,老人吃饭问题更是社区关注的难点。
孤寡老人许某国是一家企业的下岗职工,一年冬天突发脑梗卧病在场。社区志愿者在走访中,发现他床头放了托邻居带回来的7个馒头。寒冬腊月里,老人渴了就从水缸里舀一勺冷水喝,饿了就吃一个冷馒头。
“像许某国这样需要照顾的老人,还有很多。我们要让老人在家门口有口热饭吃,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解除年轻人的后顾之忧。”社区党委书记张光霞说。
为补齐社区养老短板,解决独居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等问题,十字街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协调、四处筹措,争取了场地和装修经费,取得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建设让老人们玩得开心、吃得舒心的娱乐场所和爱心食堂,张光霞利用去上海探亲的机会,学习当地小吃店的装修风格,牵头抓好设计布置;社区妇联主席刘忠梅曾经在餐馆上班,自告奋勇承担协调工作;社区工作者没有做餐饮的经验,就专程到重庆主城区学习餐饮经营经验。为把经费都用在刀刃上,大家一起选材料、谈价格,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十字街社区8个工作人员,其中6个都是女同志。这个集体是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也是市县两级妇联多次表彰的先进集体。她们发挥女性温柔细致的特点,与老人们“常相伴”,充满爱心地经营着这个“家”。
为让老人吃上新鲜又便宜的菜,刘忠梅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菜市场挑选农民卖的新鲜蔬菜;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邓娇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为老人送餐上门;为提升老人们的用餐体验,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食堂服务。家乡味、家乡情、家常菜,“爱心食堂”为老人们提供了家的温暖和陪伴。
“跨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很难。爱心食堂不仅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共同的家,更让‘社区就是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张光霞说。
为让这个“家”更加温暖,社区还推出一系列“爱心服务套餐”:针对空巢老人较多的情况,设立“爱心救助门铃”,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健全上门理发、助浴等爱心帮扶志愿服务机制,为困难群体提供贴心帮助;开设“四点半课堂”,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立爱心担架队,解决社区道路情况复杂、急救车辆无法直达等问题。
此外,社区还建立起“爱心超市”“爱心亲情聊天室”“留守儿童爱心驿站”等,营造起空巢老人有人关心、困难群众有人关爱、留守儿童有人关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