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民政局探索建设社会救助服务站,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办理救助审批380人,主动发现办理救助140件,认定纳入低保边缘对象37户、97人,构建涵盖低保、特困、困境儿童、残疾人、低收入、支出型贫困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四圈”管理体系。
配齐配强救助力量
在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超过50户的村(社区)全覆盖建设社会救助服务站,配置不少于1名社会救助协理员,明确一门受理、动态监测、主动发现、救助代办、资源链接、社工服务、政策宣传等职责。
增强实时动态监测
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等全部延伸到社会救助服务站,及时掌握边缘困难群众,分类建立社会救助清单,台账式实时管理监测家庭情况变化。同时,各镇街进一步加强主动发现能力,如石马河街道通过“你呼我应”小程序,实时监测辖区社会救助对象状况及困难群众救助需求。
精准实施救助
强化主动发现、主动办理,优化协调办理功能。社会救助服务站主动对接镇街相关业务科室和区级相关业务部门,提供“一站式”直达救助服务,为群众直接咨询办理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办理各类专项救助728件。
提供救助社工服务
市区两级预算社会救助购买服务资金80万元,区民政局划拨47.3万元,用于镇街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社工机构协助镇街工作人员和社会救助服务站救助协理员开展救助申请、入户调查、家庭评估、群众评议等工作。为困难人员提供个人护理、精神抚慰、身体康复、社会融入、法律援助等个性化服务,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走访探视。全区累计探视特殊困难群体近1万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00余件。
加强救助政策宣传
各社会救助服务站充分利用散发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宣传,提升救助政策知晓率。组织社区工作者、社会救助服务协助员、居民小组长、网格员和楼(院)长集中学习社会救助政策,帮助困难群众及时了解最新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