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武隆:“五聚”服务 擦亮“睦邻坊”社区治理品牌
日期:2023-06-27
字 号:

    武隆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五社联动、智治支撑”实践,弘扬睦邻文化,共建和谐社区,营造“人人是主体、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全面增强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社区联动“聚人心”

    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机制,实行在职党员“三进三服务”,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村(社区)开展服务,带动各行各业、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搭设“1+3+N”的组织架构,推行“红色物业”暖心服务。“1”即社区党(委)总支部;“3”即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N”即社区的各种力量。

    通过社区党委牵头,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网格员、居民代表和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党群联席会议,聚焦小区有人管、安全有保障、难题有人解等,实现联需求、联资源和联服务,让治理由社区唱“独角戏”变“大合唱”。


睦邻文化“聚情缘”

    发挥“睦邻坊”载体作用,合理划分睦邻文化版图,积极开展“五个友邻”社区睦邻文化活动,构建“邻里关爱、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

    友邻相学,即在社区开展“文明餐桌礼仪”“文明劝导”“等倡学活动,树立邻里间文明新风。友邻相亲,即举行“邻里节”“楼栋谈心会”“百家宴”等活动,使邻里间互助互爱。友邻相助,即成立“邻里帮帮团”,开展互助活动。友邻相悦,即开展才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邻里联谊活动。友邻相颂,即组织“邻里互助”系列评先树优活动,评选出“好邻里”“和谐楼栋”等,建设有温度、有活力的“睦邻”家园。


五社联动“聚活力”

    创新开展综合服务体示范建设,推行场所服务化、功能集聚化、挂牌规范化、岗位综合化等功能设置,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激发社会组织新活力,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党建摸排和组织建设“双同步”。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地共建联动,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工室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整合现有资源等方式,面向村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引导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产业、教育、健康以及其他重点领域工作。


互助养老“聚幸福”

    建成武隆“时间储蓄”形象门店,通过线下柜台服务、打造志愿者之家、培训志愿者,为群众提供“会员(志愿者)登记、时间存取、慈善筹募、项目合作、爱心帮扶”服务。带动全区214名村居助老员队伍,集聚爱心志愿力量。

    优化互助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互助服务管理体系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流程闭环化、服务方式互助化、服务范围网格化,健全互助养老保障机制,形成政府多渠道支持、企业多方式“造血”、社会多形式激励的良好局面。


信息平台“聚智治”

    通过打造“1+2+N”社区信息化平台,从“科技赋能”、把好“信息平台”关口入手,提升社区治理智慧化水平。

   “1”即建成1个智慧社区一体化应用平台;“2”即用好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及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2个系统;“N”即依托建成的智慧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及2个平台系统,形成以公民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涵盖社区内居民、组织、设施等信息以及人口管理、民政事务等服务为一体的基层治理综合体,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