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幅员面积3456.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0.82万人,辖52个乡镇(街道)、610个村(社区),是全市管理单元最多的区县。近年来,万州区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推动区划地名工作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赋能。
坚持党的领导
行政区划以“服务发展”为纲
坚持行政区划“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做到党委动议、精心组织、科学谋划、严格程序、稳步实施。成立行政区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对行政区划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制定《区划调整应急维稳工作方案》,做到充分调研、全面摸排、结合民情、尊重民意、妥善施策。自2004年全市行政区划大调整以来,全区由92个乡镇(街道)调整为52个乡镇(街道),有效推动调结构、优空间、促转型、提效能,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累计投入4790万元,优化高峰镇、天城镇、九池乡改设街道,助力区域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管理
地名服务以“彰显文化”为魂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地名服务“机制化、区域化、专家化、便民化”,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地名管理条例》、定期审议地名命名方案,持续完善地名法定程序。率先建立“地名联席会议统管”“楼盘命名前置服务”“片区与地名规划同步”等地名服务机制,规范命名桥梁、隧道、公园等专业、行业地名150余个。组建区县地名和“万开云”地名协同管理专家库、万州地名文化研究会,移植、复活库区历史文化地名67个。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推动地名文化植入文旅街区、特色餐饮、景区景点等建设,打造老街鱼市、老万县民俗烤鱼城、天生城文旅街区、红花地码头美食文化街等极具万州特色的网红打卡地,留住“老地名”中的乡愁。
坚持实事求是
界线管理以“促进和谐”为要
实施省级界线精准落地试点,全面核实村级管理线112条、勘定乡级界线31条、细化省界1条,累计526公里。联合梁平区和四川省开江县完成“川渝一家亲”省界地名文化标识设置,探索开展“友谊共建专项行动”7次。开展“无人机巡界+信息化管界”,进一步提升平安边界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抓好边界地区治理,将界线纠纷隐患化解在基层,实现边界区域界线管理和基层治理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