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流动送需”!黔江这样回应“山的呼唤”
日期:2023-08-15
字 号:

   “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年龄大了在家做饭不方便,在这里吃饭一天两餐只要3元钱,还每天变着新花样。”每天中午饭点一到,黔江区城南街道黑山社区的独居老人张超明就会准时到老年食堂就餐。作为黔江区4个城区老年人集中就餐点之一,该助餐点每天要为社区120多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

   “在区民政局的支持下,我们通过链接市残疾人基金会慈善项目,老年人每餐费用不到2元,丰富的菜品、实惠的价格吸引了周边老年人每天定点就餐。”城南街道寻源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员王治进介绍。

    近年来,黔江区针对山区养老服务特点,创新“中心带动、站点流动、福彩推动、慈善联动、社工行动”的流动助老模式,将养老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搭建流动送爱平台

    成立养老服务送需到家社会组织,黔江区民政局每年落实40万元资金签约20辆送爱快车、1辆助浴快车,签订服务协议明确食品、药品等安全要求,统一为驾驶员购买意外保险,由送爱快车免费为老年人开展代购代办、定期探访、安全巡查、精神慰藉、流动助浴等服务。

   “好多东西村里买不到,进一趟城又不方便,现在有了送爱快车,想吃点什么、买点常用药,提前打电话告诉师傅一声,第二天就送来了。”家住黔江区石会镇青山村的张奶奶感叹。


发展老年食堂助餐

    20家社工机构、养老企业建成运营4个中心城区食堂、24个乡镇赶集食堂、224个村(社区)家门口食堂,分类实现“城区日食堂、乡镇周食堂、村居月食堂”三类助餐模式全覆盖,区民政局统一为社区老年食堂配备了可联网的智联打卡机,各赶集食堂和家门口食堂依托老年人助餐服务平台实现就餐、送餐、补贴“一机管理、一网监管”,今年以来黔江区老年人助餐达1.5万人次。

    家住中塘镇兴泉社区的余顺海也感叹:“自从乡镇开办了赶集食堂,我每周到集镇赶完场,中午就在镇上助餐点吃一碗臊子面,只要2块钱,非常实惠!”每到赶集日,到乡镇赶集食堂就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黔江区每月通过“一站发起、多站相应”模式,各社工站的社工和志愿者将在养老服务站将包好的饺子、粽子等食物统一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门口,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


开展上门送需服务

    链接整合慈善、福彩资金600余万元,以购买“微项目”和积分制管理为手段,建立由专业社工牵头、志愿者配合,联动医疗卫生、慈善、村(社区)干部的养老服务队伍,今年以来依托“社工黔行”小程序实施养老服务微项目126个,开展送医进村、送浴进院、送跞进坝、送爱进门、送悦进寨、送需进家等“六送六进”服务242场次,惠及老人8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