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热饭”看似小事情,对江津这个全国面积最大“长寿之乡”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来说,却是最现实、最迫切的难题。
为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江津区民政局按照“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原则,在2022年,就采取三种建设模式(独立场所建设型、养老设施升级型、餐饮企业升级型),投入福彩公益金20余万元试点推进老年食堂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老年食堂13家,覆盖几江街道、鼎山街道、白沙镇等10个镇街,月均服务老年人1万余人次。
▲鼎山街道东门老年食堂 张渝 摄
全区的老年食堂到底运营得怎么样?让老年人吃上“热乎饭”、尝到“幸福味”了吗?日前,笔者来到鼎山街道东门老年食堂探访。
▲自助取餐 张渝 摄
鼎山街道东门老年食堂紧挨鼎山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午饭时分,食堂就餐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有20余人正在吃饭,还有不少人正在自助区取餐,门外也陆陆续续有来客。
▲大家正在吃可口的饭菜 张渝 摄
“年纪大了,在家里炒上几个菜不容易,炒一回菜要吃几天。在这里吃饭很方便,而且吃的是新鲜菜,味道又好,价格又合理,服务态度也好,我们吃得很满意,大家都愿意来。”81岁的廖叔叔一边就餐一边和笔者交谈。他的战友丁叔叔开心地告诉笔者,他也是这里的“铁粉”,自从食堂开业以来,他就成了常客,已经吃了60余餐。
▲网友对老年食堂的认可与赞美
老年食堂运营方负责人介绍:“东门老年食堂自今年7月开业以来,食堂推出早餐、午餐、晚餐,为老年人提供每个0.5元的馒头、每碗5元的小面、每碗1.5元的营养粥以及10元套餐(70岁以上老年人)、12元套餐(70岁以下居民)等。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用餐特点,设计制作适合老年人的少盐、少油、少糖、松软的营养配餐。因地理位置优越、价格实惠、味道可口,很快就有了大批‘粉丝’。目前,午餐日均服务约60人次。”
▲干净整洁的厨房 张渝 摄
江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食堂的建设,重点在于突出公益属性,要在兼顾微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规模、属性和老年人结构、数量等因素,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老年食堂。
下一步,江津区民政局将按照模式多样化、选址科学化、建设标准化、服务人性化、 管理制度化、运营微利化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老年食堂的建设,力争在今年底建成24家示范老年食堂,其中包括3家市级示范老年食堂,让“大江要津·长寿之乡”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