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是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区县。为解决农村养老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武隆区围绕普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失能护理中心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发力,逐步补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短板。
狠抓四项建设
提升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力
狠抓普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5亿元,建成1个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将低收入老年人机构养老费用降低至每月1000元至2000元。
狠抓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623.9万元,对所有敬老院实施适老化改造。
狠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失能护理中心建设,统筹整合文旅、乡村振兴等项目,打好高海拔乡镇建旅居康养中心、低海拔乡镇建失能护理中心、抗衰老生命养疗基地组合拳,撬动社会资本9000余万元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狠抓农村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29.8万元,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互联互通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精准匹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智能化、标准化、精准化。
狠抓四项改革
提高农村基本养老服务质量
狠抓区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改革,通过在联交所公开面向社会招租的方式,以每年185万元的租金,将尚不能达到使用条件的福利中心资产的90%租赁给有资质的民办机构运营。
狠抓乡镇敬老院公办民营整合托管改革,引入民办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破除行政壁垒,对20个乡镇敬老院打包统一管理,向社会释放低收费、高质量养老床位近500余张,解决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养老难、养老贵等问题。
狠抓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共营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因地施策、统筹引领协调全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运营。
狠抓“时银储蓄”模式农村互助养老改革,大力推广“时间储蓄”式互助养老服务,通建立一支助老员队伍、发展一批爱心志愿者、引入一批公益组织、整合一批爱心商家、建设一个服务平台,推动扶助互助融合发展。
狠抓四项保障
增强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狠抓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保障工作,筹集资金并出台政策,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制度,累计发放7173人、40.9万元。
狠抓低收入老年人集中照护保障工作,印发《武隆区开展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给予集中照护,化解低收入家庭养老难问题。
狠抓农村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保障工作,在农村建立互助小组,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与“时间储蓄”模式互助养老,通过积分换取养老服务、积分换购商品、积分兑换礼品等激励方式,推动互助养老持续深化。
狠抓农村老年人定期全覆盖走访关爱工作,建立完善走访关爱服务制度,发动网格员、助老员、爱心志愿者,走访独居、空巢、留守、孤寡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