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奉节:坚持“三全目标”导向 推进社区精康服务
日期:2023-12-01
字 号:

今年以来,奉节县以全力保障、全面整合、全维链接“三全目标”为导向,倾力打造“与你相‘奉’ 助亲回归”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品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患者及其家庭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全力保障 建章立制固长效

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奉节县“精康融合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立“精康融合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细化部门、镇街职能职责,健全“部署落实、问题聚焦、攻坚克难”协同推进机制。将“精康融合行动”纳入对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一把手”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实行“月提醒、季通报、年考核”赛马比拼。

加大保障力度。成立“奉节县精神康复福利中心”,县级财政安排100万专项经费购买服务,在4个街道、10个乡镇全面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每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增派一名公益性岗位和一名网格员专职负责“精康融合行动”。

全面整合 多跨协同搭平台

夯实线下服务平台。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卫健委联合印发《奉节县精康融合行动服务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与乡镇(街道)联手打造县乡村三级“中心+站点”服务平台。投资80万元在永安街道朝阳社区建设800平方米的县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整合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县残联“渝馨家园”和社区卫生室等资源,挂牌建立106个“渝康家园”服务站点。

开发线上服务平台。依托“奉节县智慧民政”,县民政局和县卫健委、县残联联合开发奉节县“与你相‘奉’ 助亲回归”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远程服务平台,于11月正式上线运用。

畅通转介绿色通道。依托县精神卫生保健院、乡镇(街道)卫生院,搭建畅通全县精神障碍治疗和转介绿色通道渠道,今年已有68名重症患者转介到医院,1152名患者转介到社区继续接受精神康复服务。

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压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要求每个村(社区)建立一支“1+2+1+1+N”(即:1名牵头社区领导、2名专职工作人员、1名专科医生、1名社会工作者、“N”名公益组织、志愿人员、热心群众、家庭监护人员等)综合服务队伍,全力推进“政府-医院-渝康家园-社区-家庭-社会”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

全维链接 多元服务提质效

购买专业服务。争取50万元专项经费购买服务,为14个乡镇(街道)的2504名精神障碍患者全员覆盖建立档案。编印《奉节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细化社区康复服务项目评估指标体系,采取不定期抽查和终期评估的方式对服务项目考核评估。目前,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85%,康复就业率达15%,为62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直播带货、销售、家政服务等就业岗位。

链接社会资源。积极争取中国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重庆儿基会等慈善组织的100余万元公益项目,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站点开设“精康融合专项行动爱心超市”,建立参与康复活动得积分兑奖品制度,提高患者参与社区康复的积极性。

强化公益宣传。联合卫健、残联等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培训12次,发动全县10家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精康融合公益宣讲32场次、公益培训20场次,惠及患者及家庭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