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党建统领下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的有效路径,指导石盘村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创建“义渡360”议事协商新模式,360°覆盖乡村治理的各类痛点难题,充分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截至目前,石盘村收集各类需求58个,确定议题45个,开展村级议事协商活动45场,有效解决急难愁盼27件,推动产业发展项目18个,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增长19.2%,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01 改革前的问题
石盘村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东南部,毗邻大滨路中段和金鳌山,全域位于重庆中心城区“二环”以内,具有鲜明的都市乡村特色,辖区面积3.28平方公里,共有9个村民小组,835户1739人,成立了石盘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成立了农业经济合作社2个。近年来,石盘村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期”,但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较多难题:一是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人翁意识不强,乡村振兴缺乏内生动力;二是部分村民认为村干部在处理村务过程中不够公平、公正、公开,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对参与乡村建设持怀疑、观望态度;三是部分村民集体意识淡薄,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对村社集体推动乡村振兴的举措持消极态度、配合度不强,阻碍了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推进。其关键症结在于,乡村振兴带来经济活动更加复杂活跃,当地农户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和问题心存较多疑虑,传统的自治方法难以有效凝聚共识,不能解决石盘村在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乡村农业、村风民风建设等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02 改革举措
党建统领构建多元议事主体。一是成立一个协商机构。按照“党建统领、多元参与、平等协商、需求出发、结果导向”原则,组建村级议事协商委员会,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主任,村委会副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副主任,将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纠纷调解、社会服务、环境整治等关键问题确定为协商议题。二是发挥三类组织作用。注重在议事协商中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及村民代表本土威望,将人大代表、农村党员等力量吸纳到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3类组织,明确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三会”会长为村级议事协商委员会委员。三是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充分发挥村党总支的组织力、凝聚力,积极引导村民群众、上级部门、投资企业、社工、社会公益等力量,从“议题收集”到“结果落地实施”全程广泛参与村级议事协商活动,以点带面激发多元主体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议事协商格局。
智慧赋能搭建多样议事平台。一是筑牢“一室两厅”阵地。在空间布局、设施配置、氛围营造等方面下功夫,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升级改造,设置“家味”浓、氛围好的议事工作室、大小议事厅等“一室两厅”功能区域,形成村级协商议事中心阵地,实现“大事集中议”“多事同时议”。二是打造“线上线下”平台。结合村民田间劳作、外出务工等实际情况,打造“乡村夜话”议事小院、“智慧跳磴”小程序、“义渡360”议事亭等特色协商平台,实现小事“就近议”、急事“线上议”、大事“集中议”;推行村级事务参与、村民日常行为电子积分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提高村民议事的便捷性和参与度。三是拓展N个空间。根据参与协商主体、涉及范围、协商内容等实际情况,广泛拓展议事协商空间,在村社院坝、田间地头等形成“可移动”的议事协商阵地,全面加强议事协商灵活性。
注重闭环科学重塑议事流程。一是事前议题收集研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网格员等关键主体通过线上线下等平台采集村民各类需求,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议事协商委员会研究确定议事活动议题,形成《议事需求清单》《议事主题清单》两张清单。二是事中主体有序协商。议事协商委员会确定议事的参与主体、时间、地点、流程等具体协商方案,按照“要尊重、要表达、要表决‘三要’,不跑题、不偏袒、不延时‘三不’”的原则,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讨论并形成议事结果。三是事后实施反馈监督。依据上一阶段的议事协商结果,由相关主体进行办理,形成《实施情况单》和《结果公示单》,并通过线上线下特色协商平台及时进行反馈。形成“3段6步”议事流程,建立全流程闭环式协商结果转化机制,实现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创新载体激发乡村议事活力。一是打造“邻空间”,汇聚议事协商力量。收集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乐、养老中心、商店、市场企业等39个辖区资源并绘制成资源地图发放给村民,以空间有效连接议事协商各方力量。二是打造“邻学堂”,提升议事协商能力。根据村民学习需求开设乡村学堂,组织本土专家下到田间地头开展“田间课堂”,利用议事阵地不定期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村民民主法治意识。三是打造“邻服务”,拓展议事协商成果。通过村社会工作室发挥“五社联动、资源整合”大效益,助力石盘村乡村振兴,开展志愿者增能小组活动、普法知识讲座、人居环境整治等多种活动,进一步增强议事协商成效。四是打造“邻组织”,建立议事协商队伍。积极挖掘本村各类人才资源,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8个、志愿者队伍3支,对石盘村村史、经济产业、常驻村民居家情况、重点人群生活状况等开展调研与服务,充实议事协商队伍。五是打造“邻公益”,形成议事协商氛围。联合山城社工组织开展手工互助、垃圾分类新时尚宣传、农耕文化节等公益活动,引导村民形成邻里互助、邻里融洽的淳朴乡风,塑造议事协商良好氛围。六是打造“邻自治”,助力乡村基层治理。全村每个村民代表按村民小组分配对接服务5~15户村民,形成一个“邻自治”治理单元,推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03 改革成效
有效推动村民致富增收。通过“义渡360”议事协商工作体系,吸纳主管部门、投资主体、村社集体、村民群众等多方协商主体参与,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推进的“过程公开”和有效协商。2022年以来,迅速解决项目建设涉及村、社权益问题30余个,有力推动了“金鳌田园”综合体项目等区级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柑橘、葡萄、番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文旅业发展,成功推动村民人均收入从26000元增至31000元。
有效推动乡村环境变美。通过“义渡360”议事协商工作体系,促进全村村民形成协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共识,村内主干道及入户便道全部硬化,鸡舍整治完成率97%,卫生厕所改造率、农户院内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安全饮水率、安全用电率、天然气使用率均达100%,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有效推动乡村民主善治。通过“义渡360”议事协商工作体系,以电子积分激励约束引领了民风文明,促进了邻里和谐,全村积分总额达20万分,全村村民集中学法参学率95%,推荐获评各级能人11人,化解矛盾纠纷36件。2022年以来,全村无一人涉及刑事犯罪,未发生一起民事纠纷,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