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救助帮困工作,渝中区聚焦生活困难、需求迫切的困难群体,积极统筹各级各方资源,大力引导社会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群众性、社会化的解困送温暖活动,让广大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用好“访”的长效机制
持续深化“送温暖”慰问机制,组建区领导牵头的慰问组,积极发动部门街道干部、社区网格员等工作力量,用好“大数据”、迈开“铁脚板”、带上“政策包”,在入户发放慰问过程中,掌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低收入人口动态,聚焦困难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耐心宣讲救助政策,按需链接帮扶资源,共计发放慰问金860万元,惠及特殊困难群体1.08万余人。
突出“特”的关爱重点
面向高龄、独居、空巢等老人,用好“五社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关爱服务,有效防范化解居家养老安全风险,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节日期间,养老服务中心、部分社区老年食堂坚持提供早、中、晚三餐就餐、送餐等服务,适时延长运营时间,变餐桌为书桌、课桌、茶桌,切实保障困难老人就餐、社区交往等需求。聚焦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深入市第二福利院、市爱心庄园开展走访慰问,组织开展“巧手做花灯·点亮幸福年”、假期课业辅导、成长资助等活动,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守护“困”的特殊群体
加强冰雪严寒天气应对防范工作,持续关注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协同公安、城管及各街道加强对路面、桥洞等场所的巡查,把街面主动发现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网格。大力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提供24小时救助服务,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露宿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累计救助20余名街头临时遇困人员平安过冬、温暖过节。
下一步,渝中区将从对象分层、救助分类、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目标着眼,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积极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更好更精准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