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启动“建立社会组织协同监管机制”改革,探索构建社会组织“年检年报在线审、检查抽查闭环管、风险问题协同治、综合评价智能评”的协同监管体系,构建社会组织监管一件事闭环,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社会组织监管体系,推动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化、智能化,促进全县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改革动因
年检审核内容复杂。社会组织每年年检需要填报指标140多项,需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等审核同意,审核内容包括社会组织党建、财务管理等,涉及审核内容多、业务性强,经办人员需熟悉多项业务,审核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监督检查手段单一。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力度不够,年检审核智能化程度较低,在年检中单纯依靠人工审核社会组织填报的资料,发现的问题不够全面、准确、真实;在日常抽查检查中,检查的数量不多,抽查检查对象的科学性不强,抽查检查协同性不够,检查和发现问题的渠道少、手段少,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
风险处置机制不健全。对各渠道发现的社会组织问题,缺乏预警信息的推送机制,问题处置后缺乏反馈销号机制,同时缺乏对社会组织运行管理的综合评价机制,对社会组织风险问题处置的标准化管理不够。
改革举措
融入数字重庆大平台,建立社会组织年检在线联审机制。按照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建设社会组织监管系统,开发社会组织年检场景功能模块,对接渝快办、渝快政平台,社会组织统一从渝快办端口进入填报年检资料,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从“渝快政”在线审核审批,社会组织年检只需一次提交资料就可全程网办。
开发运用数字化智能场景,切实为社会组织提供方便。运用电子签章功能,年检从多次跑到不跑路,实现年检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平台设置年检合格证明电子档案,设置年检合格证明打印功能。
通过多渠道数据比对,建立社会组织风险问题预警机制。建立智能抽查模型,根据社会组织类型、历年抽检情况、风险等级、综合评分等进行智能抽查。通过数据比对、年度检查、网络舆情等渠道收集风险信息,分类建立问题库,按照风险程度生成风险问题预警等级,实现在线实时预警。
配置风险问题推送反馈流程,建立社会组织风险问题处置规范。对中高风险问题在县城市运行治理中心配置事件处置预案,通过县城运中心高效流转并推送给相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处置,整改情况反馈到县城运中心整改销号。对重大共性问题开展复盘分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多维数据分析模型,综合掌握社会组织实时运行状态。设置移动端社会组织活动填报、分享点赞等功能,实时掌握社会组织活跃度及活动开展情况。从党建工作、年检结论等情况对社会组织进行综合评分。一屏统揽每个社会组织信息,为社会组织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改革成效
打破数据保护壁垒,跨部门信息共享程度提升。多渠道对接数据资源,通过IRS数据资源及系统平台数据,对接社会组织登记成立信息、信用主体评价明细表、社会组织严重失信名单等17类数据,获取数据信息20余万条,有效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
转变审核审批方式,社会组织年检少填报少跑路。通过系统推送历年年检信息,年检填报数据量减少60%以上;将到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部门线下审批转为线上审批,减少社会组织年检两次线下跑路,年检平均办结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
强化系统自动校对,社会组织年检审核效能提高。年检人工审核资料17大类140多个小项,通过系统对26项重点审核内容的自动校对,减少人工审核量40%以上。
开展系统数据比对,风险问题发现更加及时准确。系统从政治性、法规性、社会影响面等多个维度将发现问题评定为高中低风险三个等级;系统按照风险等级配置问题处置预案,按照配置流程将风险问题信息及时反馈到社会组织及监管部门,截至2024年底,监测预警系统上线以来累计预警社会组织未按时参加年检等信息1142条。
对接城市治理中心,风险问题处置更加精准高效。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年度检查时开发系统自动校对功能20余项,大幅提升年检审核的效能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抽查检查时,抽查检查科学性、针对性、随机性更强;对风险问题从发现问题、预警推送问题、整改问题、整改销号反馈形成闭环管理;系统与县城市运行治理中心对接,中高风险问题事件通过县城运中心流转和管理,提升了问题处置管理的效率,目前已经累计推送事件1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