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涪陵区武陵山镇茶园坝社区居民小黎对民政救助工作称赞有加:“现在的政策真是又快又贴心!让人心里暖暖的!”小黎的父亲今年年初突发胃穿孔,一度生命垂危,医院病情通知书上 “危重” 二字格外醒目。作为低保家庭,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武陵山镇民生服务办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立即展开调查走访,并协助小黎在 “渝悦救助通” 上提交了临时救助申请。
“看到小黎父亲的病历单,我当即决定走急难型救助,并马上向区民政局汇报,得到了局里的大力支持。” 武陵山镇民生服务办负责人回忆道。在征得区民政局同意后,救助金当天便成功发放到了申请人的账户里。
小黎一家的经历,正是涪陵区精准救助困难群众的生动写照。自2024年以来,涪陵区民政局多管齐下,积极探索救助工作的创新路径。一方面,着重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在全区27个镇街、432个村社,深入开展社会救助政策业务集中培训,不断优化救助流程。依托“渝悦救助通”,搭建起救助供需精准对接平台。
截至目前,临时救助申请办件量达5461件,实现了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困难群众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各镇街实施急难型救助。目前,已对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 3601人次,其中急难型救助就有67人次。
此外,涪陵区民政局还积极探索构建“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社会组织”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广泛汇聚多元救助力量,以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的救助需求。通过线上与医保、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委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以及与“惠民济困保”开展日常信息核对,实现了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的重大转变。累计纳入临时救助828人次,纳入联办事项465人次。
小黎的父亲如今已顺利度过危险期,出院回家。小黎对民政救助工作充满了感激:“现在的救助程序便捷又给力,给予我们的帮助太及时了!”
像小黎这样在困境中及时获得救助的群众还有很多,群众对救助工作的满意度也在持续攀升。接下来,涪陵区民政局将继续完善工作举措,让救助服务更加温暖、高效、便捷,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