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流浪”变“安住”!这场跨越千里的流浪救助超暖心
日期:2025-04-18
字 号:

近年来,巴南区持续深化“主动发现、精准施救、长效保障”的全链条救助模式,通过跨区域协作机制,为长期滞留异乡的流浪人员带来了生活的转机。其中,一起跨越湘渝两地的救助行动,不仅帮助流浪人员告别漂泊,更彰显了社会救助的强大力量与温暖关怀。


千里护送彰显救助温度

今年1月27日,寒冬中的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街头,一名流浪男子突然摔倒,情况危急。路过群众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男子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他患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株洲市当地迅速启动“医救联动”机制,全力开展救治。然而,该男子身份不明,给后续救助工作带来挑战。株洲市救助管理站立即联合公安部门,确认了男子是重庆市巴南区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株洲市救助管理站和重庆市巴南区救助管理站协同联动,悉心照料男子,持续跟进治疗,直至其病情稳定。

3月初,一场跨越900多公里的护送行动开启。株洲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驱车将男子送至重庆巴南。抵达巴南区时,男子李某的血氧、血压等关键健康指标已全部建立详细监测档案,为后续的安置与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两地的救助管理站历经一个多月,完成了一场温暖人心的生命接力。

政策衔接破解安置难题

李某被送至巴南区时,生活无法自理且无家可归。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巴南区救助站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强化源头治理,推出“救助+保障”一体化举措。

巴南区救助站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依据相关政策,为李某申请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多项保障。最终,李某顺利入住麻柳嘴镇敬老院,开启安稳生活。

在麻柳嘴镇敬老院窗明几净的房间里,李某不仅拥有独立生活空间,更获得了定制化服务包,从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到心理关怀,为李某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保驾护航。

机制创新提升救助效能

此次成功救助并非个例。近年来,巴南区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建立跨省协作、医疗救助闭环、政策保障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加强了民政、公安、卫生健康等多部门间的协作,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数据显示,巴南区已累计助力5名长期流浪人员成功返乡安置,救助成效显著。

当春风再次拂过长江两岸,李某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在护理员陪同下进行康复训练的身影,成为巴南区救助管理服务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