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改革进行时丨“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两江新区探索老年人关爱服务新路径
日期:2025-04-18
字 号:

两江新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尊重意愿、主动服务,创新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有力破解监护资源不足、照护服务缺失、居家安全风险等突出问题。

改革动因

居家照护需求大。两江新区有60岁以上常住老人17.22万人,户籍老人6.9万人,其中特殊困难老年人共有1884人,90%以上的特殊困难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所需照护需求量大。

服务堵点未解决。目前,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6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存在身份界定不精准、探访频次不够科学、优待政策分散、服务需求对接不畅等服务堵点。

协同机制不健全。6类特殊困难老年人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存在协同不够、合力不足、数据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同时,探访关爱服务方式传统,亟待多方力量、智慧化手段参与,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水平。

改革举措

01 科学确定探访关爱服务层次,优化分类体系

完善机制构建。两江新区出台《两江新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方案》,明确向独居、空巢、留守等6类老年人提供服务,建立起党组织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机制。

科学划分等级。开展摸底调查,结合老年人居家安全风险程度引入“三色”工作法,进行赋码精准划分,划分为红、橙、绿3个探访等级,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精准画像”。

确定探访频次。采取不同的探访关爱服务频次,“红色探访”每周探访至少1次,“橙色探访”每半月探访至少1次,“绿色探访”每月探访至少1次,分类解决居家养老服务难题。

02 创新探索探访关爱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汇集各方资源。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聚焦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要,确定基本保障、重点关爱、福利优待、普惠服务4类19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联动更多力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等基层力量,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服务。加强多面性、个性化、专业度社会力量对接,满足困难老年人精神慰藉、健康护理等诉求。

深化“一件事”应用。依托市民政局开发建设的“渝悦·养老”应用“探访关爱一键服务”场景,打通养老服务信息互通共享渠道,以数字关爱、联线关爱、上门关爱小场景和“N”种关爱形式,做好多层级探访关爱服务对接,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有精度的关爱服务。

03 全力筑牢养老居家安全底线,强化监护能力

用好智能手段。探索建立“政府补贴+家庭支付”模式,分步骤对独居老人及其他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智能养老设备全覆盖,实现快速呼救、自动报警及应急救援快速响应。

支持应用拓展。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设备,倡导老年人家庭配置智能呼叫系统、智能电水表、健康监测产品等设备实现实时监护,及时预警。

强化应急处置。建立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安全关爱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关爱力量培训赋能,不定期对探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探访人员居家安全关爱服务能力。

改革成效

探访关爱提质增效。结合电话、视频等线上数据及上门入户、社区活动等线下形式,开展探访关爱13144人次,开展生活照料、代办代购、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关爱服务16106次。

服务力量有效充实。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银龄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力量2000余人;链接医院、康复机构、律所等服务对口企业10余家次开展专业服务;高校学生成为关爱慰问、精神慰藉及陪伴等服务主要力量。

安全底线切实兜牢。在人和、礼嘉街道开展“智能养老设备全覆盖”试点,为3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智能设备,及时处置火灾风险149件,紧急风险319件,其他风险26件,今年以来,实现居家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