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北碚:“政府引导+专业赋能” 绘制“碚爱”救助照护新图景
日期:2025-08-05
字 号:

近年来,北碚区民政局聚焦低收入人口需求,开展低收入人口上门照护服务项目,通过“政府+社会力量+慈善”三方联动,牵手区级社会救助联合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组建 “碚爱” 照护队伍,为辖区分散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失能人员、过渡期内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群体,送去生活服务、照护服务、关爱服务“三重服务”。 

每月至少1次上门、每次服务不少于50分钟、涵盖至少4项服务内容 ——这组“硬指标”背后,是北碚区“物质+服务”双轨并行的暖心实践。北碚区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尺,持续打磨社会救助新路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民生保障的温情答卷。


精准摸底,洞察民生需求

2025年,北碚区民政局将低收入群体的照护需求作为工作核心。4月,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照护服务机构,并迅速组建由“民政+镇街+照护服务机构”构成的联合筹备小组。5月,小组成员马不停蹄跨越17个镇街,行程900多公里,深入低收入家庭开展调研。在各镇街的全力配合下,第三方团队完成了全覆盖入户走访,不仅摸清了低收入群体的分布特点、生活现状,更把一个个零散的诉求,梳理成清晰的“需求清单”,为后续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以“政府主导、专业执行”的模式,稳稳筑牢民生服务根基。

专业打造,培育照护队伍

“精准照护,需要专业团队与本土智慧双轮驱动。”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区民政局指导下,优先吸纳本地居民加入照护队伍。消息一经发布,吸引了60名求职者咨询。经过严格的笔试、实操等筛选环节,19人脱颖而出,进入5月专项培训。培训过程中,北碚区民政局联合第三方讲师团开展理论课程,详细解读低收入群体保障政策、智能照护APP操作规范;第三方团队则带领学员分组入户,在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等实际场景中提升技能。最终,15名优秀学员通过区民政局考核进入试岗,即将以“本土护理员+专业服务”模式下沉到17个镇街,为低收入群体送去贴心照护。

服务落地,关怀送进家门

目前,第三方服务机构已全面开展低收入群体上门照护工作。持证护理员奔波在城乡各地,在各镇街、村(社区)的协同支持下,已完成1200余户低收入家庭信息采集。他们为每户建立了包含健康档案、居住环境、个性化需求的“一户一档”,并通过区民政局智能监管平台实时上传数据,形成动态管理台账。从整理家居到慢病监测,从政策宣讲到情感陪伴,第三方服务团队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提供本土化服务,将政府的关怀实实在在地送到困难群众身边,把温暖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温度。

长效提升,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让“碚爱”照护走得更稳、更远,北碚区民政局用“三化”机制织密长效保障网。服务精准化,联合第三方机构依据档案数据,为低收入群体定制“基础照料+医疗康复+心理疏导”分层服务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管理智能化,引入第三方开发的照护服务系统联合区民政局智能监管平台,实现服务预约、过程记录、评价反馈全流程线上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参与多元化,通过搭建平台引导第三方机构联动公益组织、医疗机构等社会力量,形成“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补充”的照护生态。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每一份民生投入都转化为实在获得感。”北碚区民政局通过政企协同,为低收入群体撑起了一片温暖晴空,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