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区县动态
科技赋能→北碚让居家养老“可望又可及”
日期:2025-07-04
字 号:

“421家庭结构”是如今80后、90后家庭的较典型结构——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养老照护这件事上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如何能让居家养老更加安全便捷?北碚区正在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的新路子。


居家养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儿女想接我去新小区,但我更爱老城的烟火气。”67岁的龚爱京说出了许多选择在家养老的同龄人的想法,和老街坊老邻居一起,买菜、逛街、聊天,远比在儿女家看一整天电视有滋味。

但随着年龄增长,居家养老的不便也凸显出来。走路怕摔跤、洗澡怕滑倒,遇到疾病也不能及时发现。去年冬天,龚爱京感到胸背部持续钝痛,她硬是忍到下班时间才通知子女。“到医院才知道是心梗。”龚爱京说,康复后行动不如从前灵活,做饭成了难题,只好搬去和子女生活。

“老人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打扰我们工作,作为子女反而更担心。”居民李懿感慨地说,一边强忍身体疼痛不愿就医,一边担心孩子劳心劳力,是身边大部分老人都存在的问题。去年10月,独自在家的父亲突发疾病不能行走,因为手机不在身边没办法通知家人,所幸邻居听到呼救声,拨打了急救电话。

“我们都很后怕,出院后强行让他搬来一起住。”李懿说,搬离熟悉的居所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喜欢独居的父亲而言很不适应,但他们也不敢再冒险,这成了困扰小家庭的新难题。

居家养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困境化解,需要社会各界力量从不同角度“突围”。

一键呼叫,让居家养老更舒适

“有了一键呼叫设备,像随时有人守在身边,我独自在家心头也不慌。”北碚区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85岁的独居老人程可芳指着胸前挂着的白色按钮说,“按下去可以一键呼叫孩子和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省去了手机拨号的麻烦。”

这是北碚区探索科技赋能居家养老场景中的一幕。

2024年12月,北碚区民政局在天生街道开展试点,引入和安银发社区智慧居家养老体验中心,带来“吃住游医养乐”六大服务体系和近百种适老化产品,其中就包括让程可芳老人赞不绝口的“孝心通”智能呼救设备。设备一头连着老人,一头连着智慧平台。接到警报,工作人员能根据平台记录的辖区高龄老人具体位置、健康状况等信息,迅速回应求助。

白色机身的按键上,贴着醒目的彩色贴纸:“女儿、社区、SOS……”不同按键对应不同联系人,老人无需拨号即可呼叫。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一键报警。该设备最受老人关注的是智能语音功能,它可以通过训练识别不同方言,迅速捕捉“救命”等呼救声,并识别摔倒的声音。

“目前已免费安装50余台。未来,我们还计划将其接入‘141’智治平台。”天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当老人能够平安在家,家就是最好的“养老院”。

”日前,北碚区全域智慧养老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将对智慧民政指挥中心平台功能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构建‘5G+物联网’智慧养老网络。”北碚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银发经济”中,共同打造“智慧养老北碚样本”,让老年人享受更便捷、贴心、安全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