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重庆第十一人民医院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日期:2019-04-10
字 号:

4月2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重庆第十一人民医院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殊荣。回望来路,筚路蓝缕。市第十一人医院65年的成长史,是一部与民政事业和困难群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发展史,也是一群热衷慈善事业的民政人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奋斗史。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风雨过后是彩虹。

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原名重庆市精神病院,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重庆市精神病人收容所,最初床位不足100张,病房由红槽房一家地主大院改造而成。1958年,更名为“重庆市精神病院”,编制床位300张;1966年,为突出民政部门领导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性质,又改回“重庆市精神病人收容所”;1977年,又将“重庆市精神病人收容所”重新改名为“重庆市精神病院”。

改革开放后,经过几代干部职工的努力,医院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被市卫生局审核验收注册为非营利性医院,2002年,被确定为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05年初,又被市医保中心确定为医保三级医院。2010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试点示范单位。” 

2012年,医院增挂重庆市优抚医院牌子,2017年11月23日整体迁建到现院址。2018年5月,正式更名为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开创了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新局面。医院现有职工36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0余人,开设有10个职能部门,9个临床科室,开放床位1000张。

六十五载春秋,不过弹指一挥间。历经风雨洗礼的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解放初期条件艰苦的精神病人收容所,涅槃蜕变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精神康复、疾病鉴定为一体的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党建统领,改革创新,不忘民政人初心。

服务民生无怨悔,情系杏林写春秋。长期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诚信服务大众”管理服务理念,切实履行民政医疗机构救助职能,积极探索改进管理服务模式,努力打造“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诊疗环境。

医院积极畅通大病医疗救助渠道,使住院病人中的特殊困难群众全部享受“一站式”民政救助服务;通过到社区宣传专门针对贫困精神病人的“特殊医疗救助”政策,使所属街镇符合条件的病人得到特定期限免费救助;制定出台重庆市地方标准《社会救助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服务规范》,推动医疗服务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作为行使民政救助职能的社会福利单位,积极响应“办群众满意民政”的号召,坚持惠民义诊,定期组织精神科专家和社工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向市民宣传精神卫生相关的健康知识,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查血糖、测血压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定期到社区送“温暖”,帮扶贫困精神疾病患者。

人文关怀,亲情服务,打造和谐医院。

最初看病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拥有现代化、数字化的高精尖医疗设备,从“赤脚医生”到鼎级专家,从手写诊断书到数字化办公……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紧随着时代的脉搏,用独特的方式跃动着自己的民生情怀。

在医疗管理上,不断加大医疗文书和诊疗规范监管力度,做到规范诊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在护理常规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形体、礼仪、语言等培训内容,更加注重服务语言和沟通交流的亲情关怀。

为新入院患者设立温馨的候诊接待室、母婴接待室,设计全面优化的咨询、入院及出院等办事流程;临床科室定期举办“关怀”工作汇报会和“关怀”故事分享会;科室内设置“心语心愿”墙、“节日小互动”、“生日慰问会”、“节日联欢会”等各种关怀活动;对家庭特殊的患者提供家庭回访服务,对贫困患者实施家庭帮扶,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定期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开通院长公开信箱、投诉意见簿以及服务热线等,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规范的医患沟通制度,畅通的沟通渠道,让患者住的放心、舒心。

科学规划,“栽梧引凤”,人才助推学科建设。

在市民政局关怀扶持下,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环境和救治条件得到了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民政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各方资源,修建了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新院区。近5年来,累计投入近2500万资金为医院购置了MRI、CT、彩超、经颅磁等几十种先进医疗设备,投入600多万经费装备了先进的信息化设备。

医院不断规范管理内强素质: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强化日常监管考核,激发职工主动性和责任感;实施内控管理及专项审计,对重点区域、关键岗位的经济和业务活动运行流程进行监管、评估,大力推行内部精细化管理;规范聘用员工薪酬待遇,激励一线医护人员安心执业,逐年选送中、青年骨干到全国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建立科研项目经费和人才激励制度,调动医护人员学习和科研积极性。

目前,医院开设了老年精神科、精神康复科、临床心理科以及睡眠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特色门诊等,并不断尝试拓宽与国际接轨的渠道,提升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先后与泰国卫生部精神卫生司代表团、新加坡国立临床心理卫生学院进行意向性交流合作研讨。

知名精神科专家蒙华庆、胡华、周建初、汪波和蒋国庆等市内知名专家团队相继加盟,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医院在现有的基础上,正逐步打造重庆市首屈一指的“情感障碍诊疗中心”和“儿童精神障碍诊疗中心”,并已经申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建设以提高医院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新时代下,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积极履行履行民政医疗机构救助职能,为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