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倡议号召,按照民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发挥社会组织自身优势,通过下发通知倡议、筹备防疫及生活物资、参与社区排查、提供志愿服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微光”汇聚磅礴力量。
“老人家,莫着急!有啥子需要给我打电话。”沙坪坝区养老协会组建养老志愿服务队,协助歌乐山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红岩养老服务志愿者药品代购配送服务队、流动核酸检测队自备交通工具,每天服务数千名老年人,上门采核酸、代购配送药品、配送生活物资。近两日,沙坪坝区又新增24家社会组织,协助社区核酸检测、帮助隔离点送餐、开展线上公益心理咨询等。
“颜某,透析治疗,今日已完成;彭某某,心脏起搏复查,已完成;竺某某,透析治疗......”11月13日凌晨,北温泉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胡安龙记录着连日来参加志愿服务的工作情况。为帮助疫情期间“特殊人群”,北碚区在17个镇街开通民生救助热线,方便群众咨询、求助、反映紧急事项。同时,成立一支“特殊群体救护关爱小分队”, 组织350余名志愿者专门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服务,让群众“急难”被看见,把“愁盼”给解决。
北碚区启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碚乡长益”4个镇街16个村的养老志愿者开展线上陪伴服务,通过电话对479户、608位乡村留守、孤寡、独居、特困老人进行慰问,了解老人生活状况,宣传防疫政策和个人防护措施,缓解独居、孤寡等困难老人的紧张情绪。同时,启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积极参与北碚区民政局组织的“时空牵手”关爱计划,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慰藉服务。
针对“一老一小”服务对象疫情期间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大渡口跃进村街道社工站和德善社工链接专业团队,为儿童及家长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服务,累计开展线上情绪疏导200余次。九宫庙街道社会工作站、新工社区社工室、德善社工联动,深入大街小巷,张贴防疫倡议书,排查通知涉疫场所人员,劝导棋牌娱乐场所,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德善社工还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辖区封控楼栋值守、封控居民日常物资输送等工作。
江津区阳光社工中心组织党员、专业社工、阳光志愿者47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服务群众近千人次。同时,开放阳光社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热线023-47550088 “阳光防疫平台”,为大家提供“防疫课堂”“防疫参与”“疫情动态”等在线服务,为青少年解决各类心理健康问题。
巴南区教育协会、丰盛镇商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交通卡点值守、核酸数据排查等工作。巴南区社会组织还开通9条社工抗疫咨询服务热线,为一线防控人员、社区居民、养老机构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等在线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截至11月15日,1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8名一线社工协助镇街、村(社区)开展入户走访200余户,参与社区排查352人次,核酸采集1.6万人次,运送生活物资2000余份。
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评估和经纪协会发布《致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倡议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将停业门店用作“爱心驿站”免费开放,为抗疫“奔跑”的保供人员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到家了、链家、德佑、美联、优居等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与京东、饿了么、美团优选等外卖、快递平台取得联系,了解到超过2000名的外卖小哥有临时居住需求。重庆各房地产中介机构将加大门店开放力度,决不让他们“风餐露宿”。
“如果你年满18岁,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具有奉献精神,请加入我们!”11月14日,渝北区禾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封倡议书,传遍了朋友圈和微信群。连日来,禾木社工依托仙桃街道、王家街道、悦来街道、两路街道、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等社工站,积极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秩序维护、采样标本转运、核酸检测物资分发和重点人员电话排查等工作,累计服务1.44万人次。
两江新区向全区社会组织发布《动员新区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倡议书》,进一步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疫情防控。聚焦特殊老年群体需求,两江新区组建专业心理志愿者队伍,以电话咨询热线、电话回访等方式,为1325名失智、失独、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