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提升群众满意度 体现民政辨识度 市民政局扎实推进“民政惠民有感”十项实事
日期:2023-07-20
字 号: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坚持“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紧扣“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任务,聚焦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社区治理、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区划地名等民生重点领域,扎实推进“民政惠民有感”十项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开展“渝悦养老·幸福食光”

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城区建设等项目,在居民聚集区、困难老人集中区、交通便利区,通过放开养老服务机构食堂、积极引入社会餐饮企业、推广数字助餐模式、做好困难老人助餐帮扶等方式,并按照每家食堂供餐能力50人/餐以上,就餐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的标准,加快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促进老年人就餐便利化可及化,努力用一餐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目前,全市已新建完善老年食堂35家。


开展“渝悦养老·暖心居家”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行动

    推荐渝中、渝北成功申报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区,确定大足、江津、渝北等10个区县开展市级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提供个人护理、生活照料、医生巡诊、医疗护理、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专业化上门照护服务。目前,试点区县新增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0张。


开展“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

    累计走访困难群众69.51万人次,解决有效诉求1.56万件;制定政策举措18个,研究解决个案问题190次;开展集中政策宣传1183场,覆盖65.19万人次。将民政部“救助通”试点范围扩大至15个区县,推进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信息在内的13个部门36类信息实时在线核查。今年以来,全市新申请认定低保对象3.71万人次、特困人员0.66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5.7万人次。链接慈善帮扶项目77个,惠及困难群众2.26万人次。全市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1.07万人,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5568个,全市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办理3977件次,转办545件次,化解信访矛盾798件。


开展困境儿童

精准救助帮扶行动

    做好儿童福利领域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精准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截至6月全市发放9700余万元保障3400名孤儿、850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明天计划”项目资助儿童13人次25万余元,“福彩圆梦助学”项目资助955名孤儿、36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就学。开展监护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机制研究,加快制定政策文件。启动“渝童守护”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推动建立监测预防、发现报告等全流程工作机制及部门联动数字化运行机制。选取15个区县开展“守护童心”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村(居)儿童主任赋能增效行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

“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行动

    明确将内地居民结(离)婚登记由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扩大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在重庆市内的经常居住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开发建设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与民政部及市级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核对、共享机制,持续提升基层婚姻登记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办理“跨省通办”5299对,“全市通办”31436对。


开展“逝有所安”行动

    启动2个火化殡仪馆、5个城市公益性安葬(放)设施、50个农村公益性示范安葬(放)设施建设,并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1—6月完成投资5881.6万元。联合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城乡公益性安葬(放)设施专项规划,基本完成现状公墓用地审查备案。印发《殡葬便民利民惠民十项措施》等文件,96000殡葬服务热线减免首次遗体运输费政策覆盖全市。全面开展“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身后事”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公民身后一件事一件办”办件总量为398个。


开展深化村级组织

减负增效行动

    聚焦村(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依据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章程的规定,明确村级组织40项、社区组织33项依法履职事项。按照党政群机构主责、村居协助的原则,明确村级组织34项、社区组织35项依法协助配合事项,落实“费随时转、权随责走”要求,确保基层“接得住、干得了”。明确不得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等7类事项的责任主体,坚决把不该干的事挡在“门外”。持续取消、整合需要村(社区)提供的证明事项,从原有的47项大幅减少到5项,明确不应出具证明事项32项。明确村(社区)只建立共青团组织等16个工作机制,外部只悬挂党组织等4个标牌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标识,内部只悬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4个挂牌。


开展社区慈善惠民生行动

    制定出台推动城乡社区开展慈善服务活动和城乡社区慈善基金设立管理的政策,培育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主体,建立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支持平台,推进城乡社区慈善基金规范设立,支持开展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培育城乡社区慈善文化,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新设立社区慈善基金27个,累计达到147个,筹集资金7808万元,通过支持慈善项目实施,推进慈善资源下沉社区并充分发掘社区慈善资源,方便居民就近参与慈善活动,较好地帮助解决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和城乡居民的“小急难”问题。


开展地名审批提质行动

    深入实施地名审批提质调研,局党组会审议通过《重庆市地名命名更名工作规程》等5项制度,进一步优化地名审批程序,明确地名命名更名申报、受理、审批主体和办事流程。民政部门审核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为申请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开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累计接待参观群众7000余人次。编纂完成《红色地名》等5本地名文化故事系列丛书和《重庆市标准地名图集》《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更好讲述老百姓身边的地名故事,让市民记住乡愁。


开展“携手成长·社会组织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

    向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发出倡议,号召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特点优势,充分挖掘本行业本领域及其会员单位的岗位需求,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推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积极配合教育、人力社保等部门开展专项活动,利用重庆日报客户端、华龙网等媒体平台,以及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布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就业。截至6月底,我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5031个,招聘高校毕业生3079人;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就业见习岗位5826个,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3027人;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129场次,社会组织推动3911个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32943个。